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岂念百草死,但念霜满头全文

岂念百草死,但念霜满头

出处:《解秋十首 其八
唐 · 元稹
春非我独春,秋非我独秋。
岂念百草死,但念霜满头
头白古所同,胡为坐烦忧。
茫茫百年内,处身良未休。

注释

春:春季,一年四季之一,这里象征生命的繁荣期。
秋:秋季,一年四季之一,象征生命的衰退期。
岂念:岂会去思念,表示不关心或不在意。
百草死:形容万物凋零,比喻人生的暮年或困难时期。
但念:只关心,只考虑。
霜满头:比喻年老,头发像被霜覆盖,指年岁已高。
头白:头发变白,指年老。
古所同: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表示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茫茫:时间久远且没有边际的样子,形容人生的漫长。
百年内:指人的一生,因传统上常用百年来象征人的一生。
处身:置身于,生活于。
良未休:确实未曾停止,强调人生的持续和忙碌。

翻译

春天并非只属于我一个人的春天,秋天也并非只属于我一个人的秋天。
哪里会去想那百草的凋零,只是担忧那满头的白霜。
头发变白是自古以来共有的现象,为何要因此坐着烦恼不已。
在这茫茫的百年时光里,我们身处其间,确实未曾停歇。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解秋十首》中的第八首,通过对春天和秋天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时光易逝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春非我独春,秋非我独秋。” 这两句表明四季更替是自然规律,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然而,“岂念百草死,但念霜满头。”则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消逝的感伤,特别是自己年华老去,更感到时间的压力。

“头白古所同,胡为坐烦忧。” 这两句强调了人类共有的命运——老龄,这本是自古皆然的事情。然而诗人却仍旧陷入忧虑之中,这反映出了个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最后,“茫茫百年内,处身良未休。” 表示了诗人对未来迷茫以及个人的生命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的渺小感受。同时,“未休”也暗示了一种对于个人生涯的不满足和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季节更迭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个人的无常以及时间流逝不可挽回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