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无风水石自撞触,不尽潮音发寒谷全文

无风水石自撞触,不尽潮音发寒谷

宋 · 李弥逊
山根出泉泻鸣玉,上有苍崖擎佛屋。
无风水石自撞触,不尽潮音发寒谷
宰官不是云间陆,旧识南泉生处熟。
当轩大榜与名目,平地重翻偃溪曲。
曲中时转三妙语,一一声音谈佛祖。
喧豗噫视十方鼓,万壑风雷送烟雨。
此声不属闻中取,六凿相攘竟谁主。
后来纷纷何足数,五乳峰头曾赚举。
山翁有耳百不闻,团蒲曲几穷朝暮。
何时沿溪掬寒绿,扫叶煎茶睡初足。

拼音版原文

shāngēnchūquánxièmíngshàngyǒucāngqíng

fēngshuǐshízhuàngchùjìncháoyīnhán

zǎiguānshìyúnjiānjiùshínánquánshēngchùshú

dāngxuānbǎngmíngpíngzhòngfānyǎn

zhōngshízhuǎnsānmiàoshēngyīntán

xuānhuīshìshífāngwànfēngléisòngyān

shēngshǔwénzhōngliùjiànxiāngrǎngjìngshuízhǔ

hòuláifēnfēnshùfēngtóucéngzhuàn

shānwēngyǒuěrbǎiwéntuánqióngcháohūn

shí沿yánhán绿sǎojiāncháshuìchū

注释

鸣玉:形容泉水清澈如玉声。
苍崖:青色的悬崖。
擎:支撑。
潮音:海潮的声音比喻流水声。
宰官:古代官职,这里指官员。
云间陆:形容高远的地方。
南泉:地名,可能有特殊意义。
大榜:公示的大名。
偃溪曲:弯曲的小溪。
三妙语:精妙的语言。
喧豗:形容声音嘈杂。
五乳峰:具体山峰名,可能有故事。
山翁:老翁,指山中的隐士。
团蒲:圆形的蒲团。
寒绿:形容溪水清澈。

翻译

山脚下涌出泉水如鸣玉,上面有青色悬崖托起佛寺
没有风也没有水,石头自然碰撞,潮音不断从寒冷山谷传出
官员并非来自云端陆地,熟悉的是南泉生长的地方
屋前公示着大名,如同平地翻转了偃溪的曲折
曲径中不时传来三言妙语,谈论着佛祖的声音
喧闹如十方鼓声,万壑风雷伴着烟雨
这声音不属于耳朵听取,六窍纷争,究竟谁主宰
后世纷繁,何足挂齿,五乳峰的往事曾被提起
山翁耳聋,百事不闻,终日在蒲团上度过早晚
何时能沿着溪流捧起寒绿,扫净落叶,煮茶小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景象和禅宗修行的情境。开头两句“山根出泉泻鸣玉,上有苍崖擎佛屋”勾勒出一处幽深的山谷,泉水潺潺,仿佛能听到玉石相击的声音,而在高耸的苍崖之上,有一座供奉佛像的屋宇。

接着,“无风水石自撞触,不尽潮音发寒谷”进一步描绘了山谷中的声音,是一种无形之风激起水与石的自然和谐,形成了一种如潮水般连绵不断的声音,在这冷清幽深的谷地中回荡。

“宰官不是云间陆,旧识南泉生处熟”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名山大川的熟悉和亲切,而非像宰官一般居高临下。这里的“云间陆”可能指的是陆游,他常在云间行走;而“南泉”则是唐代禅宗高僧赵州从谂的别称,诗人通过这两位人物的对比,表达了自己与自然和禅学的深厚情感。

“当轩大榜与名目,平地重翻偃溪曲”则是说在官方的榜文或是名山大川中,重提过去那些被人遗忘的故事和诗句,尤其是在这蜿蜒曲折的溪谷之中。

紧接着,“曲中时转三妙语,一一声音谈佛祖”展现了诗人在溪谷之间不仅欣赏自然,更是沉浸于禅宗的修行之中,通过“三妙语”来探讨佛祖的智慧和教义,每一个声音都似乎在述说着这些深奥的道理。

“喧豗噫视十方鼓,万壑风雷送烟雨”则是描绘了一种宏大的自然景象和禅宗修行的氛围。山谷中的声音如同佛教中所说的法轮,回响在十方,每一次风雷都像是大自然在向众生传递着什么。

“此声不属闻中取,六凿相攘竟谁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非凡的声音感到困惑,它不属于世间的任何一种声音,而是超然于世俗之上的,此处可能指的是禅宗中的顿悟。

最后,“后来纷纷何足数,五乳峰头曾赚举。山翁有耳百不闻,团蒲曲几穷朝暮”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在五乳峰头的经历进行回顾,那时他虽然听到了溪声,但如今已经超脱,对于世间的诸多声音都能保持一种平常心,不再被外界所扰。

“何时沿溪掬寒绿,扫叶煎茶睡初足”则是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自然中,亲近溪水,体验那份宁静和满足,掬起溪边的青苔,扫净落叶,为的是在山中安然入睡,享受一段难得的清净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