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孤两世心力劬,古之贤母无以踰
出处:《冯氏族姑七十寿诗》
清末民国初 · 夏孙桐
女箴闺范今榛芜,巾帼灵光不可无。
孝慈礼法作世模,兼懿美者惟吾姑。
幼而敦敏性特殊,咏絮簪花为亲娱。
十年不字恋庭除,木兰曹娥慕古徒。
濒嫁刲臂作脯朐,留以疗母母病瘉。
至诚感格到发肤,论孝宁得称为愚。
作嫔始兴汉庭儒,中州使节迎轩鱼。
上奉温凊絜兰腴,肃雍戒旦内顾纾。
谢公教儿赖闺?,岂特閒言泯衣芦。
十年京朝清宦俱,易米犹资换鹅书。
井臼常为助储胥,贵而不骄忘翚褕。
白鸡忽兆鵩在庐,松楸负土几拮据。
勤勤继述勖藐孤,之官作赋章江隅。
封鲊教廉众所誉,方期河阳奉板舆。
嬴博之痛真可吁,伶仃千里双孙雏。
牵萝补屋幸安居,丸熊劝学良哓瘏。
抚孤两世心力劬,古之贤母无以踰。
余时珂乡分郡符,相见慰劳增欷歔。
谓姑所遭信多荼,晚节食报理不诬。
荏苒世变一星馀,两孙学成才甚都。
呀呀抱子秀瑶瑜,禄养虽薄色怡愉。
报刘之年在兹乎,六桥三竺锦绣如。
寿筵初启千花敷,綵衣相将鸠杖扶。
恩荣旧事灿芝涂,晚近绰楔徒区区。
宣文纱幔垂流苏,春晖绵绵永无渝。
孝慈礼法作世模,兼懿美者惟吾姑。
幼而敦敏性特殊,咏絮簪花为亲娱。
十年不字恋庭除,木兰曹娥慕古徒。
濒嫁刲臂作脯朐,留以疗母母病瘉。
至诚感格到发肤,论孝宁得称为愚。
作嫔始兴汉庭儒,中州使节迎轩鱼。
上奉温凊絜兰腴,肃雍戒旦内顾纾。
谢公教儿赖闺?,岂特閒言泯衣芦。
十年京朝清宦俱,易米犹资换鹅书。
井臼常为助储胥,贵而不骄忘翚褕。
白鸡忽兆鵩在庐,松楸负土几拮据。
勤勤继述勖藐孤,之官作赋章江隅。
封鲊教廉众所誉,方期河阳奉板舆。
嬴博之痛真可吁,伶仃千里双孙雏。
牵萝补屋幸安居,丸熊劝学良哓瘏。
抚孤两世心力劬,古之贤母无以踰。
余时珂乡分郡符,相见慰劳增欷歔。
谓姑所遭信多荼,晚节食报理不诬。
荏苒世变一星馀,两孙学成才甚都。
呀呀抱子秀瑶瑜,禄养虽薄色怡愉。
报刘之年在兹乎,六桥三竺锦绣如。
寿筵初启千花敷,綵衣相将鸠杖扶。
恩荣旧事灿芝涂,晚近绰楔徒区区。
宣文纱幔垂流苏,春晖绵绵永无渝。
鉴赏
这首诗《冯氏族姑七十寿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夏孙桐所作,是对一位冯姓家族中年届七旬的女性长辈的颂扬与祝寿之作。诗中通过描绘这位女性长辈的德行、智慧、孝顺以及对家庭的贡献,展现了其作为女性典范的形象。
诗开篇即点明了这位女性长辈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强调了她在孝道、慈爱、礼仪等方面的模范作用。接着,诗人通过描述她年轻时的勤奋、聪慧,以及对家庭的深情厚意,展现了她的个性特点和生活态度。特别提到了她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不惜割臂肉为药,这一行为充分体现了她的孝心和牺牲精神。
随后,诗中描绘了她成为妻子和母亲后,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转变,以及她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节俭、谦逊的品质,同时不忘教育子女,传承家族美德。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她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最终迎来了家庭的繁荣和子女的成功。
最后,诗人通过描述这位女性长辈寿辰时的场景,表达了对她长寿和幸福的祝愿,同时也回顾了她一生的辛勤付出和对家族的贡献。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这位女性长辈的个人品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角色和家庭伦理的重视。
综上所述,《冯氏族姑七十寿诗》是一首充满敬意和深情的颂歌,通过对冯氏族姑一生事迹的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女性美德的光辉,以及家族和谐与传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