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应江海上,还作狎鸥人
出处:《明进士北斋避暑》
唐 · 贯休
相访多冲雨,由来德有邻。
卷帘繁暑退,湿树一蝉新。
道在谁为主,吾衰自有因。
祗应江海上,还作狎鸥人。
卷帘繁暑退,湿树一蝉新。
道在谁为主,吾衰自有因。
祗应江海上,还作狎鸥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相访:拜访。冲雨:冒着雨。
由来:自古以来。
德:品德。
邻:邻居。
卷帘:拉起窗帘。
繁暑:酷热。
退:消退。
湿树:湿润的树。
道:道路。
谁为主:属于谁。
吾衰:我衰老。
自有因:自有其原因。
祗应:只应该。
江海:江海之上。
还作:只能做。
狎鸥人:亲近鸥鸟的人。
翻译
常常冒雨来访,因为品德使我们成为邻居。拉开窗帘,炎热的暑气消退,湿润的树上传来新蝉的鸣叫。
真理的道路属于谁?我的衰老自有其原因。
我只适合在江海之上,做一个与鸥鸟为伴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避暑时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开篇“相访多冲雨”表现了朋友间频繁的访问,尽管天气多有倾盆大雨,但这种情谊如同雨水一般纯净而难得。“由来德有邻”则是说诗人与友人的交往建立在共同的品德基础之上,这份情谊也是诗人所珍视的。
接着“卷帘繁暑退,湿树一蝉新”写出了避暑时的景象。夏日炎热之时,卷起窗帘以遮挡烈日,而外面的树木因雨水滋润,一阵蝉鸣声此起彼伏,显得格外清新。
“道在谁为主,吾衰自有因”则透露出诗人对个人修养与品德的追求。诗人似乎在询问什么是正确的人生导向,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衰老与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无奈。
最后“祗应江海上,還作狎鸥人”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祗应,即随顺;狎鸥,古代指隐士或不愿意参与世俗纷争的人物。这里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像江海上的水鸟一样自由自在,不为世事所累。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避暑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友情、品德和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