迸笋支阶起,垂藤压树偏
寻芳行不困,逐胜坐还迁。
细草乱如发,幽禽鸣似弦。
苔文翻古篆,石色学秋天。
花落能漂酒,萍开解避船。
暂来还愈疾,久住合成仙。
迸笋支阶起,垂藤压树偏。
此生应借看,自计买无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春:春季。池亭:池塘和亭子。
暖:温暖。
寻芳:寻找芳香。
迁:移动。
细草:细小的草。
幽禽:幽静的鸟儿。
苔文:苔藓的纹理。
石色:石头的颜色。
花落:花瓣落下。
萍开:浮萍分开。
愈疾:治愈疾病。
仙:神仙。
迸笋:新竹破土而出。
垂藤:垂下的藤蔓。
计:计划。
无钱:没有钱。
翻译
春天来临,池塘亭阁景色宜人,阳光温暖,景色更加鲜艳。漫步寻觅芬芳,游兴不减,只为追逐美景,座位也随着变换。
细草繁密如头发,幽静的鸟儿鸣叫声如同琴弦。
青苔的纹路像古老的篆书,石头的颜色仿佛秋天的景色。
花瓣飘落,能令酒香更浓,浮萍散开,能避开船只。
短暂来访,身心舒畅,久居于此,仿佛能成仙。
新竹破土而出,支撑着台阶,垂下的藤蔓偏向大树。
我这一生应该多来看看这样的景色,可惜囊中羞涩,买不起这里的美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池亭的美丽图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春入池亭好,风光暖更鲜"表达了春季到来后,池塘边的亭子变得更加迷人,阳光和煦,照耀着整个环境,使得光线更加明媚。
"寻芳行不困,逐胜坐还迁"则表现了诗人在这美好景致中漫步,不感疲惡,追寻着一处处的美景,坐在那里流连忘返。这里的“寻芳”指的是寻找花朵之美,“逐胜”是追随每一个美好的景色。
"细草乱如发,幽禽鸣似弦"通过对比,将细软的野草比作杂乱的头发,而隐秘深处鸟儿的叫声则似琴弦上的旋律,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自然氛围。
"苔文翻古篆,石色学秋天"中,“苔文”指的是苔藓覆盖的痕迹,“古篆”是古老的砖石,这里形容着岁月留下的痕迹,而“石色学秋天”则描绘了石头在秋日阳光下的颜色,表达了一种历史悠久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境。
"花落能漂酒,萍开解避船"中的“花落能漂酒”,可能是指花瓣轻盈,如同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酒杯,而“萍开解避船”则形容了水面的萍菜张开,可以作为避难的舟船。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暂来还愈疾,久住合成仙"表达了短暂地在这样的环境中停留可以治愈心灵上的疾病,而长期居住则仿佛能与自然合为一体,达到一种仙境般的境界。
"迸笋支阶起,垂藤压树偏"描绘了一种生长旺盛的植物景象,“迸笋”是竹子发芽的样子,“支阶起”则形容着这些新生的竹笋支持着台阶,而“垂藤压树偏”则展现了藤蔓下垂,甚至压弯了树枝,这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此生应借看,自计买无钱"则是诗人感叹自己虽然没有能力拥有这样的美好环境,但至少可以暂时欣赏,借此获得心灵的满足。这里的“自计”即是自我计算,表明诗人的自知之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池塘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的感受和追求,以及一种超脱物质欲望、寄情于山水之间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