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溪地阔宜桃李,鹤岭山深足羽毛
出处:《退院诗十四首》
明 · 释函是
相寻寂寞古人高,取次多年误汝曹。
大刹尽为豺窟穴,一丘犹是我蓬蒿。
柳溪地阔宜桃李,鹤岭山深足羽毛。
万顷湖光閒自得,笑看人世日劳劳。
大刹尽为豺窟穴,一丘犹是我蓬蒿。
柳溪地阔宜桃李,鹤岭山深足羽毛。
万顷湖光閒自得,笑看人世日劳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去宁静生活的怀念与对当前环境的感慨。首句“相寻寂寞古人高”,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当下孤独寂寞的感慨。接着,“取次多年误汝曹”一句,可能暗含了诗人对于自己多年来选择的反思,以及对于周围人的某种责备或无奈。
“大刹尽为豺窟穴,一丘犹是我蓬蒿”两句,通过对比寺庙的衰败与个人的坚守,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观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寺庙本应是清净之地,如今却成了野兽的巢穴,而诗人则在一片荒草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象征着他在乱世中的坚持与自我安慰。
“柳溪地阔宜桃李,鹤岭山深足羽毛”描绘了一幅自然美景的画面,柳溪宽阔,适宜桃李生长;鹤岭深邃,鸟儿自由飞翔。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示了他内心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最后,“万顷湖光閒自得,笑看人世日劳劳”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面对广阔湖面的宁静与自由,诗人以微笑看待忙碌纷扰的人世间,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与内心的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象征和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