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见夜深嘶石马,那知岁久没铜驼
出处:《题春草图》
明 · 黄云
野烧痕回一雨过,村童放牧散平坡。
祢衡洲畔埋愁远,建业城边积恨多。
谁见夜深嘶石马,那知岁久没铜驼。
江淹赋别魂销处,春水遥连漫绿波。
祢衡洲畔埋愁远,建业城边积恨多。
谁见夜深嘶石马,那知岁久没铜驼。
江淹赋别魂销处,春水遥连漫绿波。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云的《题春草图》描绘了一幅雨后乡村景象。首句“野烧痕回一雨过”,形象地写出雨后野外火灾留下的痕迹被雨水冲刷,显得清新自然。次句“村童放牧散平坡”,描绘了村童们在雨后放牧的闲适画面,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
第三句“祢衡洲畔埋愁远”,借祢衡的典故寄托深远的忧愁,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苦闷。第四句“建业城边积恨多”则将视线转向历史,建业(今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承载了无数兴衰故事,诗人借此表达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第五、六句“谁见夜深嘶石马,那知岁久没铜驼”,通过石马和铜驼的象征,进一步深化历史的沉思,暗示时光流逝,物换星移。最后一句“江淹赋别魂销处,春水遥连漫绿波”,以江淹的离别之情与眼前春水绿波相映,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悠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情感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淡淡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色,融入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展现出诗人对生活、历史和情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