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斑然虎,来依静者堂
出处:《同赋虎帧》
宋 · 孔武仲
何事斑然虎,来依静者堂。
英姿犹詟物,画手必殊常。
快笔挥如雨,新缣洗似霜。
浅山迎暮黯,丛苇得秋黄。
炳焕霞纹缛,晶荧镜目光。
前趋疑抟取,却顾尚摧藏。
仙子休骑去,将军莫射伤。
相随千里客,更欲卷还乡。
英姿犹詟物,画手必殊常。
快笔挥如雨,新缣洗似霜。
浅山迎暮黯,丛苇得秋黄。
炳焕霞纹缛,晶荧镜目光。
前趋疑抟取,却顾尚摧藏。
仙子休骑去,将军莫射伤。
相随千里客,更欲卷还乡。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斑然:色彩斑斓。静者:指宁静的人或处所。
詟:敬畏。
殊常:不同寻常。
快笔:快速的笔触。
新缣:新的细绸。
黯:昏暗。
炳焕:光彩照人。
疑:疑惑。
摧藏:内心惊惧。
翻译
为何斑斓猛虎,来到静室堂前。雄姿威猛震慑万物,画家的手艺必定超凡。
疾笔挥洒如雨点,新绸如同霜雪般洁白。
傍晚时分浅山显暗,丛生芦苇染上秋黄。
光彩绚烂如霞纹繁复,明亮如镜反射光芒。
上前似乎想抓取,回头又显得心有余悸。
仙子不要骑虎离去,将军切勿误伤。
跟随我这千里游子,更想一同卷起归乡情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一张虎图的描述,展现了自己的艺术鉴赏和审美情趣。开篇“何事斑然虎,来依静者堂”表明一只斑斓猛虎出现在诗人的书房之中,这里的“静者堂”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的书房或者隐居处,虎的出现似乎是在打扰诗人的宁静。
接下来的“英姿犹詟物,画手必殊常”则是对这幅虎图技艺的赞赏。诗人认为画中的虎姿态英俊,显示出画家的非凡才能,每一笔都透露出不凡的画艺。
“快笔挥如雨,新缣洗似霜”进一步描绘了画家运笔的神速与生动,以及画布上的墨色之深沉,如同初霜覆盖一般。这里的“快笔”和“新缣”都是对画家技法的高度评价。
“浅山迎暮黯,丛苇得秋黄”则是对背景环境的描绘,这里描述了虎所处的自然景象,是在傍晚时分的一片浅丘之中,丛生的苇草呈现出秋天特有的金黄色彩。
“炳焕霞纹缛,晶荧镜目光”是对画中细节的刻画,虎身上的斑纹生动而鲜明,如同镜面一般反射着光芒。
“前趋疑抟取,卻顧尚摧藏”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幅画的珍视之情。他似乎在犹豫是否要接近虎图,又不忍心转身离开,因为画中的虎还如同活物般存在,让人爱不释手。
最后,“仙子休骑去,將軍莫射傷”可能是在劝诫某些人不要轻易伤害这幅美丽的作品。而“相隨千里客,更欲卷還鄉”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与这幅画如同行走千里的旅途一般,不忍心与之分离,想要将它带回家中。
整首诗通过对虎图的细致描绘和个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热爱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