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弦颂外,礼则驯陆梁
出处:《送柴季常宪副滇南》
明 · 林俊
脉脉客意长,洒洒秋候凉。
川涂物色异,去住何回徨。
公程历江县,霞气薰衣裳。
入门长大慰,稚弱含辉光。
更烛夜苦短,拂曙星低横。
阳乌出海树,来雁遥双翔。
独骖向南纪,夷獠曾毡乡。
百年弦颂外,礼则驯陆梁。
观风足馀寄,一一堆中肠。
川涂物色异,去住何回徨。
公程历江县,霞气薰衣裳。
入门长大慰,稚弱含辉光。
更烛夜苦短,拂曙星低横。
阳乌出海树,来雁遥双翔。
独骖向南纪,夷獠曾毡乡。
百年弦颂外,礼则驯陆梁。
观风足馀寄,一一堆中肠。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林俊所作的《送柴季常宪副滇南》。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柴季常前往滇南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感慨。
首句“脉脉客意长”以“脉脉”形容离别的深情,表达出送行者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洒洒秋候凉”则通过秋天的凉爽,暗示离别季节的凄清氛围。接下来的“川涂物色异,去住何回徨”,描绘了友人即将踏上旅程,而自己却在原地徘徊的复杂心情。
“公程历江县,霞气薰衣裳”两句,写友人前往的地点——历江县,霞光映照,衣裳被温暖的霞光熏染,既展现了旅途的美好景象,也寄托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入门长大慰,稚弱含辉光”表现了友人到达目的地后,受到热烈欢迎和关怀的场景,家人的喜悦和温暖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更烛夜苦短,拂曙星低横”描述了夜晚的漫长与清晨的曙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新生活的开始。
“阳乌出海树,来雁遥双翔”以日出和大雁飞翔的画面,象征着新的希望和自由,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旅程的美好祝愿。
“独骖向南纪,夷獠曾毡乡”描绘了友人独自一人向南远行,途经少数民族地区的情景,体现了对友人勇敢探索未知世界的敬佩。
“百年弦颂外,礼则驯陆梁”表达了对友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应能力的赞赏,以及对其行为举止的期待。
最后,“观风足馀寄,一一堆中肠”则是诗人对友人此行的祝福,希望友人在旅途中能够有所收获,无论是知识、经验还是情感上的成长,都将成为心中宝贵的记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