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名区得名人,岩石乃成趣全文

名区得名人,岩石乃成趣

出处:《游翠屏山志感
清 · 邵墩
天匠铸山骨,如龙蜿蜒附。
群峰触类长,屈指难悉数。
四围作屏翰,一线斜通路。
蹑磴上烟丛,林莽曲回互。
圣泉沁心脾,岚翠黏衣屦。
名区得名人,岩石乃成趣
溯昔有宋时,先世曾此住。
窝仍安乐名,疑有鬼神护。
渺矣人风遥,忽焉佛日度。
贝梵及钟鱼,历朝朝暮暮。
甘棠剪且伐,谁为美嘉树。
祠宇家无哗,谁为奉香炷。
生前磊落者,定无毫发忤。
释耶与老耶,初不碍儒素。
不同归幻尘,孰似此侨寓。
当共青山色,今古长如故。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邵墩的《游翠屏山志感》描绘了翠屏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底蕴。首句“天匠铸山骨,如龙蜿蜒附”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山峦比作盘龙,形象生动。接着,诗人通过“群峰触类长,屈指难悉数”展现了山势的连绵起伏,难以尽数。

“四围作屏翰,一线斜通路”描绘了山峰环抱,道路如线般穿插其中的景象,富有立体感。登山过程中,“圣泉沁心脾,岚翠黏衣屦”,泉水清凉,山色翠绿,给人以身心愉悦的感受。诗人还提及了翠屏山的历史渊源,以及先人在此居住的遗迹,增添了人文气息。

“名区得名人,岩石乃成趣”表达了名胜之地因人而增色,岩石也因此有了灵性。接下来,诗人感慨时光变迁,贝梵钟鱼之声见证了朝代更迭,而“甘棠剪且伐,谁为美嘉树”则表达了对自然环境被破坏的忧虑。

最后,诗人以“祠宇家无哗,谁为奉香炷”暗示了山中宁静,无人问津,与“生前磊落者,定无毫发忤”相呼应,强调了品德高尚的人才能与山水和谐共处。诗人认为,无论佛教、道教还是儒家,都不妨碍在此地寻求内心的平静,翠屏山成为了超越世俗纷扰的理想栖息地。

整首诗以游历翠屏山的情感体验,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记忆和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