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中秋气高,濯雪嗽丹井
一朝乘云去,笙鹤渺空山。
山山翠石盘,涧涧飞泉响。
谁凿洞门开,峰前见仙掌。
虚圆若剖瓜,中抱玉清家。
秋风石岩顶,吹下碧桃花。
桃花不到地,化作云飞去。
紫殿十二重,重重映琪树。
太守骑马来,解鞍憩青屏。
冯虚斲山翠,特起凌云亭。
亭中秋气高,濯雪嗽丹井。
遥空明月上,歘见孤鸾影。
露下白石床,满林金橘香。
绿发垂千丈,秪今馀几长。
忆同姜炼师,载酒跻灵域。
手把女萝衣,题名向东壁。
仙人久相待,重往当何时。
为君扫苔石,更写凌云诗。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寄题金精山凌云亭为王太守赋》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首句“仙女谢尘匹,啸歌云雾间”以仙女隐逸的形象,暗示了凌云亭所在之地的超凡脱俗。接下来通过“一朝乘云去,笙鹤渺空山”展现了仙踪难觅的神秘感。
诗中“山山翠石盘,涧涧飞泉响”描绘了山势的峻峭与水声的清脆,营造出宁静而灵动的自然环境。“谁凿洞门开,峰前见仙掌”则进一步点出凌云亭的奇特来历,仿佛是仙人所建。
“虚圆若剖瓜,中抱玉清家”运用比喻,形容亭子的形状和内部的清净,而“秋风石岩顶,吹下碧桃花”则增添了季节感,暗示时光流转。
“紫殿十二重,重重映琪树”描绘了太守府邸的华丽,与山间的仙界形成对比。随后,诗人描述了太守的活动,如“解鞍憩青屏”、“冯虚斲山翠”以及修建凌云亭,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仙意的向往。
“亭中秋气高,濯雪嗽丹井”表现了秋天的清凉与仙人的生活情趣。月夜中,“歘见孤鸾影”增添了神秘与孤独的氛围。最后,诗人回忆与姜炼师的过往,表达了对再次造访仙界的期待,并许诺为王太守清扫苔石,再题诗以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仙气与人文关怀的山水仙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