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
出处:《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唐 · 赵彦昭
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
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
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雕梁:梁,支撑屋顶的横木。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
千岁:跟皇帝同一个家族的男性,如皇帝的叔伯、兄弟等。
鉴赏
这两句诗是赵彦昭在唐朝时期创作的,出自《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非常精妙,下面我将对其进行鉴赏。
“器乏雕梁器”,此句通过“乏”字传达了一种物品陈旧、不再适用于原有用途的状态。“雕梁”通常指的是装饰华丽的屋椽,这里的“器”则是泛指宫廷中的各种器物。整句意在表达这些曾经精美绝伦的器物,如今已不再适合其原本的位置和作用。
“材非构厦材”,此处“材”字引申为材料或素材,“构厦材”则是指用于建筑的良好材料。这句诗意在说明这些陈旧的宫廷器物,虽然曾经高贵,但如今已经不适宜再用来修建或装饰宏伟的建筑。
“但将千岁叶”,这里的“但”字表达了一种转折,“千岁叶”则是指柏树的叶子,象征长寿和坚固。诗人通过这一句,将前两句中陈旧器物的弃用与即将提到的新事相对比。
“常奉万年杯”,“常奉”表明一种持续供奉的行为,“万年杯”则是指用于庆祝皇帝万寿无疆的酒杯。这里的“杯”不仅是一种器具,更承载了祈愿和祝福的深厚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这两句诗通过对比陈旧宫廷器物与象征长寿的柏叶,以及用于皇帝万寿庆典的酒杯,表达了一种时光流转、事物更迭的哲理,同时也寓意着对君主永恒权力和生命力的颂扬。诗中的意境既表现了历史的连续性,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时间和权力关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