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不受豸史封,空见龙光贲泉下
出处:《王封君挽诗》
明 · 边贡
儿在客,父在床。
平生颜色不得一相见,虽有汤药何由将。
父在殡,儿在野。
生前不受豸史封,空见龙光贲泉下。
雪林山头高筑坟,花烟漠漠愁青春。
请看阡畔行啼者,半是当年怀惠人。
平生颜色不得一相见,虽有汤药何由将。
父在殡,儿在野。
生前不受豸史封,空见龙光贲泉下。
雪林山头高筑坟,花烟漠漠愁青春。
请看阡畔行啼者,半是当年怀惠人。
鉴赏
这首挽诗《王封君挽诗》由明代诗人边贡所作,通过对王封君生前与身后境遇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其德行的赞美。
首句“儿在客,父在床”,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父子分离的场景,一个在外奔波,一个病榻在床,无法相见,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接着,“平生颜色不得一相见,虽有汤药何由将”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父子间因距离和疾病而产生的遗憾与无奈,即使有良药也无法传递给对方,情感深沉,令人动容。
“父在殡,儿在野”,描述了父亲去世后,儿子只能在野外哀悼的情景,与之前相聚无望形成对比,更显凄凉。随后,“生前不受豸史封,空见龙光贲泉下”两句,通过对比生前未受封赏与死后得到荣耀的景象,表达了对王封君生前未能获得应有荣誉的惋惜,以及对其死后得到认可的感慨。
“雪林山头高筑坟,花烟漠漠愁青春”描绘了王封君安葬之地的景色,以雪覆盖的山头和弥漫的花烟,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象征着逝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最后,“请看阡畔行啼者,半是当年怀惠人”一句,通过观察墓地旁哭泣的人群,暗示了王封君生前的仁德与恩泽,影响了周围的人,表达了对他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对其美德的颂扬,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哀悼逝者、歌颂德行的传统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