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过铁佛寺,风雨半旬馀
出处:《铁佛寺次夏大卿见赠韵》
明 · 林光
来过铁佛寺,风雨半旬馀。
僧阁鸣琴籁,蜗牛走篆书。
云霞双眼在,天地一舟虚。
未尽他年语,还寻长者庐。
僧阁鸣琴籁,蜗牛走篆书。
云霞双眼在,天地一舟虚。
未尽他年语,还寻长者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铁佛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来过铁佛寺”开门见山,点明地点。接着“风雨半旬馀”则以风雨为背景,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与时间的漫长,同时也为后文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
“僧阁鸣琴籁,蜗牛走篆书”两句,通过“鸣琴籁”和“走篆书”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寺庙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琴声悠扬,仿佛与自然界的风声、雨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的旋律。而“蜗牛走篆书”,则是对寺庙墙壁上篆书的巧妙比喻,蜗牛缓缓爬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篆书则代表了文化的传承与智慧的积累。
“云霞双眼在,天地一舟虚”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感悟。云霞在天空中自由飘荡,象征着心灵的广阔与自由,而“天地一舟虚”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的谦逊态度,以及对自身渺小的认识。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最后,“未尽他年语,还寻长者庐”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与智者交流,继续探索人生的真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文化、人生深刻的感悟与思考,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