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驾指晨星,日入不遑栖
出处:《驱车篇送张志道奉亲柩归清潭》
明 · 林鸿
驱车出东门,我车已载脂。
况此苦寒月,歌此陟岵悲。
夙驾指晨星,日入不遑栖。
道路岂不遥,筋力亦云疲。
飞鸟为我吟,孤禽为我啼。
浮云结为旆,回风亦凄其。
引领望故山,丘垒何累累。
感彼首丘志,怀哉蓼莪诗。
况此苦寒月,歌此陟岵悲。
夙驾指晨星,日入不遑栖。
道路岂不遥,筋力亦云疲。
飞鸟为我吟,孤禽为我啼。
浮云结为旆,回风亦凄其。
引领望故山,丘垒何累累。
感彼首丘志,怀哉蓼莪诗。
鉴赏
这首《驱车篇送张志道奉亲柩归清潭》是明代诗人林鸿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中以送别友人张志道,为其父灵柩归乡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对逝者的哀思。
开篇“驱车出东门,我车已载脂”,描绘了友人驾车出发的情景,车已装载着油脂,预示着旅途的艰辛与漫长。接着“况此苦寒月,歌此陟岵悲”两句,点明了时节与情感基调,寒冷的夜晚,友人唱起思念家乡的歌曲,流露出深深的哀愁。
“夙驾指晨星,日入不遑栖”描述了友人昼夜兼程的艰辛旅程,从清晨到夜晚,从未停歇。“道路岂不遥,筋力亦云疲”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遥远与劳累,但即便如此,友人仍坚持前行。“飞鸟为我吟,孤禽为我啼”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它们仿佛在为友人的离别而哀鸣。“浮云结为旆,回风亦凄其”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浮云如旗帜飘扬,回风也显得格外凄冷。
最后,“引领望故山,丘垒何累累”表达了友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感彼首丘志,怀哉蓼莪诗”引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首丘之志指的是古人死后希望葬于父母坟墓旁的愿望,蓼莪诗则是《诗经》中表达对父母哀思的篇章,以此来寄托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友人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