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回瞻树已失,遥望途仍冥全文

回瞻树已失,遥望途仍冥

清 · 张文虎
画山难画云,绘水难绘声。
我从云中下,忽见略彴横。
石怒闯然立,水激无时平。
千折万折逆,七曲八曲并。
掀腾海潮沸,喷薄雄雷鸣。
而我踏涧石,缓逐流云行。
我前云徘徊,我后泉砰訇。
回瞻树已失,遥望途仍冥
依依修竹竿,雨濯琅玕青。
竹间辟荆扉,塔院才三楹。
云收水亦远,我息僧来迎。

鉴赏

这首清代张文虎的《出上观音岩至东坞坪》描绘了诗人游历山水间的独特体验。首句以画山绘水的难度引出自然景象的生动难以捕捉,接着通过“我从云中下”展现诗人俯瞰之景,山石激流、曲折奔腾的动态画面跃然纸上。诗人踏石过涧,与流水同行,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

“我前云徘徊,我后泉砰訇”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云和泉以生命,形象地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与喧闹。诗人行进中视野变化,树木消失,道路遥远,展现出旅程的迷茫与探索。在竹林深处,诗人发现了一座简朴的塔院,静谧而清新。

最后,随着“云收水亦远”,诗人的心境似乎也得到了平静,僧人前来迎接,暗示着旅途的结束和心灵的归宿。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间的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富有意境和动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