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短彴疏篱入野扃,竹烟松露满襟清全文

短彴疏篱入野扃,竹烟松露满襟清

出处:《汉州王氏林亭
宋 · 文同
短彴疏篱入野扃,竹烟松露满襟清
奔湍激险飞寒响,弱蔓穿深挂晚英。
惜去更观曾画壁,记来重注旧题名。
门前便是红尘道,谁肯同过洗俗缨。

拼音版原文

duǎnzhuóshūjiōngzhúyānsōngmǎnjīnqīng

bēntuānxiǎnfēihánxiǎngruòmàn穿chuānshēnguàwǎnyīng

gèngguāncénghuàláizhòngzhùjiùmíng

ménqián便biànshìhóngchéndàoshuíkěntóngguòyīng

注释

短彴:简陋的小桥。
疏篱:稀疏的篱笆。
野扃:野外的门扉。
竹烟:竹林雾气。
松露:松树上的露珠。
满襟清:充满衣襟的清新。
奔湍:急流。
激险:湍急。
飞寒响:发出寒冷的声音。
弱蔓:纤细的藤蔓。
晚英:傍晚的花朵。
惜去:怀念离去。
曾画壁:过去的壁画。
记来:重提。
旧题名:旧日题写的名字。
红尘道:繁华的红尘之路。
洗俗缨:洗净世俗的尘埃。

翻译

简陋的小桥穿过稀疏的篱笆进入野外,竹林雾气和松露的清香充满衣襟。
急流湍急,发出寒冷的声音,纤细的藤蔓深入深处,挂着傍晚的花朵。
怀念离去时曾见过的壁画,重提旧日题写的名字。
门前就是繁华的红尘之路,谁能一起走过,洗净世俗的尘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与不屑。开篇“短彴疏篱入野扃”,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田园风光图,给人一种恬静自然的感觉。而后“竹烟松露满襟清”则更深化了这一氛围,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清新的空气。

紧接着,“奔湍激险飞寒响”,景象转换为山涧流水,声势雄伟,形成与前半部分的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变化,更可能隐喻着诗人内心世界的起伏。“弱蔓穿深挂晚英”则又回归到柔和细腻的描写之中,这里的“晚英”或许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事物的凋零。

诗人的情感在“惜去更观曾画壁,记来重注旧题名”这两句中得到释放。诗人对于过往的美好不忘怀,对于历史的印记充满敬意。这既表达了对过去的缅怀,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传统和文化的尊崇。

最后,“门前便是红尘道,谁肯同过洗俗缨”则显露出诗人的超脱之心。这里的“红尘道”象征着世间的喧嚣与纷争,而诗人却选择了远离这些,寻找一条清净之路。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展现,也是对精神追求的一种表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情感回忆的交织,构建了一幅诗人内心世界的图景。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于过往与传统的深切怀念,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