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泉壑暖,幽木寒更华
出处:《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
宋 · 梅尧臣
山中泉壑暖,幽木寒更华。
春鸟各噤口,游子未还家。
云谁未及还,对此重兴嗟。
何必因啼血,颜色胜曙霞。
春鸟各噤口,游子未还家。
云谁未及还,对此重兴嗟。
何必因啼血,颜色胜曙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山中:指代山里的环境。泉壑:泉水和山谷。
暖:温暖。
幽木:幽深的树木。
华:繁花。
春鸟:春天的鸟儿。
噤口:停止鸣叫。
游子:在外漂泊的人。
还家:回家。
云谁:疑问词,意为‘是谁’。
兴嗟:兴起感慨。
啼血:鸟儿因悲痛过度而啼叫出血。
颜色:色彩。
胜:超过。
曙霞:清晨的朝霞。
翻译
山中的泉水沟壑温暖如春,幽深的树木在寒冷中更加繁花似锦。春天的鸟儿们都停止了歌唱,游子还未归家。
是谁还没能回家,面对此景又引发深深的感叹。
何需因为悲伤而啼叫出血,它们的颜色甚至胜过清晨的朝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秋日的景象,泉水温暖而山谷幽深,树木在寒气中显得更加繁茂。春天的鸟儿似乎因为季节变迁而停止了鸣叫,游子仍未归家,诗人不禁为此感叹。他询问,是谁未能及时回归,面对此景引发无尽思绪。诗人进一步感慨,不必像啼血的杜鹃那样执着于哀鸣,杜鹃花的颜色反而比晨曦的霞光还要鲜艳夺目。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游子未归的深深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