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似庆云晕若虹,林岩五色增葱茜
出处:《游峨眉山歌》
清 · 许缵曾
伊昔坡《山经》,峨眉冠五岳。
杰然镇坤维,苍翠万仞削。
初疑宇内无此奇,今日所见更过之。
乃知天地灵怪不可测,生平游览快意无如斯。
既蹑飞龙岭,还登歌凤台。
狂客已长逝,真人不复来。
丹炉火冷鹤驾远,谭经石榻生莓苔。
一步一惊诧,十步一徘徊。
上有排空叠嶂翠欲滴,下有飞泉百尺声如雷。
巉岩鸟道崎岖入,天门一隙云光白。
八十四盘最上头,婆娑万树清阴碧。
探帝座,凌丹丘,白云飞扬,长风飕飗。
积雪如严冬,凛冽披重裘。
俯视岷江万里蜿蜒仅一线,蜀山千点参差罗列儿孙俦。
花为优昙色,鸟作迦陵声。
天香夜不散,法鼓昼长鸣。
金轮忍土震旦推第一,赤髭白足灵机妙道真难名。
须臾报道佛光现,苍茫云海蒸奇变。
烂似庆云晕若虹,林岩五色增葱茜。
金桥突兀驾虚空,仿佛珠眉绀发容。
忽然云散光亦灭,惟有朝暾荡漾倒挂金芙蓉。
眷此灵异境,神魂欲飞越。
远胜赤城梁,何数蓬莱窟。
吁嗟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几人能到峨眉巅?仙都佛国尽在此,请君莫惜多留连。
杰然镇坤维,苍翠万仞削。
初疑宇内无此奇,今日所见更过之。
乃知天地灵怪不可测,生平游览快意无如斯。
既蹑飞龙岭,还登歌凤台。
狂客已长逝,真人不复来。
丹炉火冷鹤驾远,谭经石榻生莓苔。
一步一惊诧,十步一徘徊。
上有排空叠嶂翠欲滴,下有飞泉百尺声如雷。
巉岩鸟道崎岖入,天门一隙云光白。
八十四盘最上头,婆娑万树清阴碧。
探帝座,凌丹丘,白云飞扬,长风飕飗。
积雪如严冬,凛冽披重裘。
俯视岷江万里蜿蜒仅一线,蜀山千点参差罗列儿孙俦。
花为优昙色,鸟作迦陵声。
天香夜不散,法鼓昼长鸣。
金轮忍土震旦推第一,赤髭白足灵机妙道真难名。
须臾报道佛光现,苍茫云海蒸奇变。
烂似庆云晕若虹,林岩五色增葱茜。
金桥突兀驾虚空,仿佛珠眉绀发容。
忽然云散光亦灭,惟有朝暾荡漾倒挂金芙蓉。
眷此灵异境,神魂欲飞越。
远胜赤城梁,何数蓬莱窟。
吁嗟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几人能到峨眉巅?仙都佛国尽在此,请君莫惜多留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峨眉山的壮丽景象与深刻感悟。开篇即以“伊昔坡《山经》,峨眉冠五岳”引出峨眉山的崇高地位,接着描述山势之雄伟,“杰然镇坤维,苍翠万仞削”,展现其自然景观的奇绝。诗人感叹于“天地灵怪不可测”的神秘力量,表达了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游览体验的极大满足。
诗中提到的“飞龙岭”、“歌凤台”等地点,以及“丹炉火冷鹤驾远”等细节,不仅增添了故事的生动性,也暗示了峨眉山的历史文化积淀。通过“狂客已长逝,真人不复来”这样的诗句,诗人表达了对过往历史人物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峨眉山独特魅力的向往。
进一步,诗人描绘了山中景色的壮丽与幽静:“上有排空叠嶂翠欲滴,下有飞泉百尺声如雷”,展现了峨眉山的雄奇与秀美并存。而“巉岩鸟道崎岖入,天门一隙云光白”则描绘了登山过程的艰难与壮志,以及到达山顶后的豁然开朗。
诗中还提到了峨眉山的宗教色彩,如“金轮忍土震旦推第一,赤髭白足灵机妙道真难名”,反映了峨眉山作为佛教圣地的地位。最后,诗人感慨于峨眉山的灵异与美丽,将其与赤城、蓬莱等仙境相比较,表达了对峨眉山独特魅力的深深敬仰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峨眉山的自然美景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神圣之地的赞美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