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药复采樵,优游终暮齿
出处:《读后汉逸人传二首 其二》
唐 · 张谓
庞公南郡人,家在襄阳里。
何处偏来往,襄阳东陂是。
誓将业田种,终得保妻子。
何言二千石,乃欲劝吾仕。
鹳鹊巢茂林,鼋鼍穴深水。
万物从所欲,吾心亦如此。
不见鹿门山,朝朝白云起。
采药复采樵,优游终暮齿。
何处偏来往,襄阳东陂是。
誓将业田种,终得保妻子。
何言二千石,乃欲劝吾仕。
鹳鹊巢茂林,鼋鼍穴深水。
万物从所欲,吾心亦如此。
不见鹿门山,朝朝白云起。
采药复采樵,优游终暮齿。
注释
庞公:指庞德公,东汉隐士。南郡:古代行政区划名,今湖北一带。
襄阳:古地名,今湖北襄阳。
陂:池塘或山坡。
业田:耕田,自营生计。
妻子:古代称妻子儿女。
二千石:汉代官员俸禄等级,泛指高官。
鹳鹊:鸟名,体型大,常在湿地筑巢。
鼋鼍:乌龟和鳖的统称,生活在水中。
鹿门山:位于湖北襄阳,与庞德公有关的隐居地。
优游:悠闲自得,从容不迫。
翻译
庞公是南郡人,他的家就在襄阳城内。他常常去哪里呢?襄阳东边的陂池旁。
他发誓要专心务农,只为保全家人。
怎么会有两千石官员,劝我去做官呢?
鹳鹊喜欢在茂密的树林中筑巢,鼋鼍则选择在深深的水域居住。
世间万物随性而为,我的心也是如此。
没有看到鹿门山,但每天都有白云升起。
他采药又砍柴,直到老去都能悠闲自在。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和隐居情趣的诗歌。开篇“庞公南郡人,家在襄阳里”直接点出主人公庞公的身份和居住地,是一个典型的乡土背景。接着“何处偏来往,襄阳东陂是”则描绘了庞公频繁往来的地点,这里的“东陂”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也许是他日常耕作的地方。
在“誓将业田种,终得保妻子”一句中,可以看出庞公对家庭的责任和对土地耕作的决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来保护家人,这反映了古代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和生活的自给自足。
下面的“何言二千石,乃欲劝吾仕”则是庞公表达了自己对于财富和功名的态度,他不为外界所诱导,不愿意为了物质利益而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这里的“二千石”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个收入或财富标准。
接下来的“鹳鹊巢茂林,鼋鼍穴深水”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通过鸟类和动物在自然中的自由生存,映射出诗人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这里的“万物从所欲,吾心亦如此”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希望自己能像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一样,随性而活,不受外界干扰。
最后两句“不见鹿门山,朝朝白云起。采药复采樵,优游终暮齿。”则是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诗人不再关注远方的名山大川,而是享受着平凡但充实的田园生活,无论是在早晨观赏白云,还是在一天结束时采集药材或柴火,都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喜悦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庞公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自由的心境,是对田园诗传统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