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济无舟可奈何,倚闾宁卜事蹉跎
出处:《途中》
清 · 缪公恩
欲济无舟可奈何,倚闾宁卜事蹉跎。
不知衣上来时线,可及思儿泪点多。
不知衣上来时线,可及思儿泪点多。
鉴赏
这首诗《途中(其二)》由清代诗人缪公恩所作,描绘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与内心的挣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感慨。
首句“欲济无舟可奈何”,以“欲济”二字开篇,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渴望归家而不得的处境,仿佛在说想要渡过眼前的困境,却找不到合适的船只,暗喻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回归故土的强烈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
第二句“倚闾宁卜事蹉跎”,“倚闾”一词源自《诗经》,原指妇女倚靠门楼等待丈夫归来,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与期待。“宁卜事蹉跎”则意味着诗人宁愿等待,也不愿错过任何可能回家的机会,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执着与不舍。
第三句“不知衣上来时线”,这一句通过衣物上的线头,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情感联系起来。诗人不知道那条线是何时缝上去的,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累积,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只有无尽的思念与等待。
最后一句“可及思儿泪点多”,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这里的“思儿”不仅指的是对家乡的思念,也可能是对亲人的思念,尤其是孩子。泪多则表明了诗人因思念而产生的强烈情感波动,泪水成为了思念的载体,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渴望归家却又难以实现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