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拜鸾回纸,先虚绣蹙藤
出处:《罗价卿母李氏挽诗》
宋 · 杨万里
孝岂天无报,慈如古所称。
百年得偕老,二子看同升。
未拜鸾回纸,先虚绣蹙藤。
他时颍考叔,清泪落君羹。
百年得偕老,二子看同升。
未拜鸾回纸,先虚绣蹙藤。
他时颍考叔,清泪落君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孝:孝顺。岂:难道。
天:上天。
无报:没有回报。
慈:慈爱。
百年:长久的一生。
偕老:共同度过晚年。
二子:两个孩子。
同升:共同提升家族地位。
未拜:还未举行婚礼。
鸾回纸:写有祝福的纸张。
虚绣蹙藤:预先准备的刺绣礼物。
他时:将来。
清泪:清澈的泪水。
落君羹:落在你的菜肴中。
翻译
孝顺难道不是上天的回报,慈爱如同古人所赞扬的美德。百年长久的生活能一起度过,两个孩子共同期待着家族的繁荣上升。
还未举行正式的婚礼,就预先准备了写有祝福的纸张和藤蔓刺绣的礼物。
将来或许会有像颖考叔那样的人,为你哭泣的泪水落在你的菜肴中。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杨万里为悼念罗价卿的母亲李氏所作的挽诗。全诗通过对逝者生前品德和后人哀思的描绘,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之情。
首句“孝岂天无报”指的是天地不仁,没有回报李氏的孝行,暗示了作者对逝者的崇敬与悲痛。接着,“慈如古所称”则是赞颂李氏的慈爱,如同古代所传颂的贤母。
“百年得偕老,二子看同升”表达了李氏一生得以伴随丈夫走过百年岁月,并目睹两个儿子都能成功成长,这是对她一生的肯定和赞美。
“未拜鸾回纸,先虚绣蹙藤”则描写作者在尚未正式祭拜之前,就已经感慨万分,以至于手中的纸笔都显得空洞无物,只好借用丝线去缠绕着藤蔓来排解心中的哀思。
最后,“他时颍考叔,清泪落君羹”中,“他时颍考叔”可能指的是李氏生前对待亲人和邻里之善行,而“清泪落君羹”则是作者在回忆这些美好时光的同时,不禁涌出清澈的泪水,哀悼不尽。
这首挽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杨万里的文学才华,同时也反映出了宋代文人对逝者深情厚谊的哀思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