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幽情清似水,秣陵高义重于山
出处:《题丰城刘静庵卷》
明 · 王缜
摆脱尘嚣势利关,园林赢得此身闲。
柴门昼掩无人到,花鸟成诗祇自删。
少室幽情清似水,秣陵高义重于山。
古来斯道今谁是,都付先生一担间。
柴门昼掩无人到,花鸟成诗祇自删。
少室幽情清似水,秣陵高义重于山。
古来斯道今谁是,都付先生一担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远离尘嚣与势利的园林中,享受着宁静与自由的生活。诗人通过“柴门昼掩无人到”这一句,形象地展现了隐士与世隔绝的状态,强调了其内心的宁静与独立。而“花鸟成诗祇自删”,则暗示了隐士以自然为师,将生活中的点滴感悟融入诗歌创作之中,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少室幽情清似水,秣陵高义重于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少室山的幽静与秣陵(南京)的崇高道德进行比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道德的推崇。这两句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
最后一句“古来斯道今谁是,都付先生一担间”,则表达了对当前社会中能够坚守传统之道的人的疑问与期待,同时也对刘静庵先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是能够承载并传承这种精神的人。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和对理想人格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道德以及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