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漓念同胞,吾宁忍暴使?饘粥且倾橐,苦甘吾与尔
出处:《天心湖阻泊既济书事》
明 · 王守仁
挂席下长沙,瞬息百馀里。
舟人共扬眉,予独忧其驶。
日暮入沅江,抵石舟果圮。
补敝诘朝发,冲风遂龃龉。
暝泊后江湖,萧条旁罾垒。
月黑波涛惊,蛟鼍互睥睨。
翼午风益厉,狼狈收断汜。
天心数里间,三日但遥指。
甚雨迅雷电,作势殊未已。
溟溟云雾中,四望渺涯泪。
篙桨不得施,丁夫尽嗟噫。
淋漓念同胞,吾宁忍暴使?饘粥且倾橐,苦甘吾与尔。
众意在必济,粮绝亦均死。
凭陵向高浪,吾亦讵容止。
虎怒安可撄?志同稍足倚。
桃令并岸行,试涉湖滨沚。
收舵幸无事,风雨亦浸弛。
逡巡缘沚湄,迤逦就风势。
新涨翼回湍,倏忽逝如矢。
夜入武阳江,渔村稳堪舣。
籴市谋晚炊,且为众人喜。
江醪信漓浊,聊复荡胸滓。
济险在需时,徼幸岂常理?尔辈勿轻生,偶然非可恃。
舟人共扬眉,予独忧其驶。
日暮入沅江,抵石舟果圮。
补敝诘朝发,冲风遂龃龉。
暝泊后江湖,萧条旁罾垒。
月黑波涛惊,蛟鼍互睥睨。
翼午风益厉,狼狈收断汜。
天心数里间,三日但遥指。
甚雨迅雷电,作势殊未已。
溟溟云雾中,四望渺涯泪。
篙桨不得施,丁夫尽嗟噫。
淋漓念同胞,吾宁忍暴使?饘粥且倾橐,苦甘吾与尔。
众意在必济,粮绝亦均死。
凭陵向高浪,吾亦讵容止。
虎怒安可撄?志同稍足倚。
桃令并岸行,试涉湖滨沚。
收舵幸无事,风雨亦浸弛。
逡巡缘沚湄,迤逦就风势。
新涨翼回湍,倏忽逝如矢。
夜入武阳江,渔村稳堪舣。
籴市谋晚炊,且为众人喜。
江醪信漓浊,聊复荡胸滓。
济险在需时,徼幸岂常理?尔辈勿轻生,偶然非可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王守仁在天心湖遭遇风暴阻泊后的经历和心境。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航行中的种种困难与挑战,从出发的期待与兴奋,到遭遇风暴的惊恐与无助,再到最终克服困难的坚定与乐观。
开头“挂席下长沙,瞬息百馀里”,生动地描绘了乘船疾驰的情景,表达了对旅程的期待。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舟人共扬眉,予独忧其驶”,诗人开始担忧速度过快可能带来的风险。随后,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让船只受损,航行被迫中断,诗人不得不面对补船、逆风航行等一系列挑战。
在风暴的肆虐下,“月黑波涛惊,蛟鼍互睥睨”描绘了夜晚航行的恐怖景象,而“甚雨迅雷电,作势殊未已”则进一步渲染了风暴的猛烈。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诗人不仅担心自己的安全,还忧虑着同伴们的安危,体现了深厚的同理心。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等待与努力后,终于“风雨亦浸弛”,诗人得以继续前行。通过“收舵幸无事,风雨亦浸弛”这一转折,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坚持与希望的力量。最后,诗人感慨“济险在需时,徼幸岂常理?”提醒人们,面对困难,耐心与坚持是关键,偶然的幸运并非常态。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勇气与智慧,也体现了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面对逆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们对社会、对同伴深切的关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