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我老忧患,奔走如流萍
出处:《送家定国朝奉西归》
宋 · 苏辙
我怀同门友,势如晓天星。
老去发垂素,隐居山更青。
退翁联科第,俯仰三十龄。
仕官守乡国,出入奉家庭。
鹄鹭性本静,芷兰深自馨。
新诗得高趣,众耳昏未听。
笑我老忧患,奔走如流萍。
冠裳强包裹,齿发坐凋零。
晚春首归路,朱轓照长亭。
县令迎使君,綵服导辎軿。
长叹或垂涕,平反知有令。
此乐我已亡,虽达终不宁。
老去发垂素,隐居山更青。
退翁联科第,俯仰三十龄。
仕官守乡国,出入奉家庭。
鹄鹭性本静,芷兰深自馨。
新诗得高趣,众耳昏未听。
笑我老忧患,奔走如流萍。
冠裳强包裹,齿发坐凋零。
晚春首归路,朱轓照长亭。
县令迎使君,綵服导辎軿。
长叹或垂涕,平反知有令。
此乐我已亡,虽达终不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同门:同一师门的人。晓天星:清晨明亮的星星。
发垂素:白发垂落。
山更青:山色更显青翠。
退翁:退职的官员。
冠裳:官帽和官服。
齿发:牙齿和头发。
朱轓:红色的车帘,古代官吏所乘车辆的装饰。
綵服:彩色的衣服,指官员的礼服。
平反:纠正冤案,恢复名誉。
翻译
我怀念着同门好友,如同清晨天空中的星星。年岁渐长,白发飘然,我选择隐居山林,那里更加青翠。
退居的我曾连续科举登第,三十载光阴匆匆而过。
为官期间,我忠诚于家乡和国家,家中内外都尽心尽力。
我本如鹄鹭般宁静,如芷兰般散发芬芳。
新作的诗篇充满高雅意趣,但大众却难以理解。
他们嘲笑我老去仍忧虑重重,像浮萍般四处奔波。
虽然身着官服,但岁月无情,我的头发和牙齿逐渐凋零。
暮春时节踏上归途,朱色的车盖映照长亭。
县令迎接使节,彩衣导引着车辆。
有时长叹,有时落泪,公正的判决让人欣慰。
这样的快乐我已失去,即使显达,内心依旧不安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送家定国朝奉西归》。诗人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同门好友家定国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其未来的关切。诗中将家定国比作晓天之星,虽然年事已高,但仍保持着清白和高尚的品格,隐居生活显得更加宁静。诗人回忆起家定国早年的科举成就,感叹他三十载间仕途与家庭的兼顾,展现出他的责任感。
接着,诗人以鹄鹭和芷兰为喻,赞美家定国的淡泊名利和内在的芬芳。然而,面对世事变迁,诗人笑自己老去多忧,如同浮萍般漂泊不定。他感慨岁月无情,自己的冠裳和齿发逐渐凋零,而家定国在晚春踏上归乡之路,县令的迎接仪式显得庄重而感人。
最后,诗人表达对家定国未来的忧虑,尽管他仕途显达,但诗人深知内心的安宁更为重要。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苏辙深厚的友情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