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荷橐相将紫,铭旌作么红全文

荷橐相将紫,铭旌作么红

宋 · 杨万里
玉立颂台上,风生宪府中。
雪霜欺两鬓,日月照孤忠。
荷橐相将紫,铭旌作么红
北堂萱草露,应洒碧梧桐。

注释

玉立:形容女子站立的姿态挺拔。
颂台:表彰或纪念的高台。
风生:清风吹拂。
宪府:古代官署,这里指朝廷。
雪霜:比喻岁月的磨砺。
两鬓:鬓角,指头发。
孤忠:孤独而忠诚的心。
荷橐:荷包,古时随身携带的钱财或物品。
铭旌:古代丧葬时挂在灵柩前的旗子,象征死者。
作么:何意,此处表示疑问。
萱草露:象征母亲的爱,萱草在中国文化中有孝顺母亲的寓意。
碧梧桐:绿色的梧桐树,常用于象征高洁。

翻译

她站在表彰的高台上,清风在官署中吹拂。
严冬的霜雪侵袭她的双鬓,日月见证她孤独的忠诚。
紫色的荷包相伴左右,红色的铭旌象征着什么呢?
北堂的萱草露珠,应该洒落在翠绿的梧桐叶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表达了对友人陈能之的哀悼和怀念。全诗以精致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玉立颂台上,风生宪府中",开篇便以清新脱俗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庄严肃穆的场景。"玉立"可能指的是陈能之在世时的高洁品格,而"颂台"则是赞美他的地方;"风生宪府中"则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宪府或许象征着某种精神的殿堂。

"雪霜欺两鬓,日月照孤忠"进一步描绘了陈能之不仅在世时高洁,而且即使在天年将暮之际,也是那样的坚守自己的信念。"雪霜"常用来比喻岁月的洗礼,而"欺两鬓"则形象地表达了时间对人生的影响;"日月照孤忠"则强调了陈能之即便独处,也仍旧坚持着自己的忠诚和信仰。

"荷橐相将紫,铭旌作么红"中,"荷橐"可能是指诗人用以比喻友情深厚的象征,而"相将"则表达了彼此之间的情谊;"铭旌作么红"则或许是在形容陈能之生前所获的荣誉和赞赏,用鲜明的色彩来强调其非凡。

"北堂萱草露,应洒碧梧桐"最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怀念之情。"北堂"可能是指陈能之生前常到之处,而"萱草露"则形象地表现了清晨的湿润和生机;"应洒碧梧桐"则让人联想到秋天的雨水,润物无声中蕴含着对往日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精致描绘,以及对陈能之品格、友情和忠诚的颂扬,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哀悼与缅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