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庭下木芙蓉,袅袅纤枝淡淡红
出处:《题殷舍人宅木芙蓉》
唐末宋初 · 徐铉
怜君庭下木芙蓉,袅袅纤枝淡淡红。
晓吐芳心零宿露,晚摇娇影媚清风。
似含情态愁秋雨,暗减馨香借菊丛。
默饮数杯应未称,不知歌管与谁同。
晓吐芳心零宿露,晚摇娇影媚清风。
似含情态愁秋雨,暗减馨香借菊丛。
默饮数杯应未称,不知歌管与谁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怜君:对你的怜爱。庭下:庭院之中。
木芙蓉:荷花的一种,又称芙蓉。
袅袅:形容枝条柔软摇曳。
纤枝:细长的枝条。
晓:早晨。
芳心:花蕊。
宿露:夜间凝结的露水。
晚:傍晚。
娇影:美丽的身影。
媚:吸引。
清风:凉爽的风。
似含情态:好像带着情感。
愁秋雨:因秋雨而感伤。
暗减:悄悄减少。
馨香:香气。
菊丛:菊花丛中。
默饮:默默饮酒。
称:满足。
歌管:音乐和歌舞。
与谁同:与何人共享。
翻译
我怜惜你庭院中的木芙蓉,枝条轻盈,微微带点红色。清晨它绽放着芬芳的心,滴落昨夜的露珠,傍晚摇曳着娇美的身影,吸引着清风的爱抚。
仿佛含着情感,因秋雨而愁绪满怀,香气悄悄融入菊花丛中。
默默独酌几杯,恐怕还不够尽兴,不知道还有谁与你一同欢歌共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季庭院景象,通过对木芙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和独特的情操。
“怜君”一词已透露出诗人对这株树所怀有的柔情。木芙蓉在庭院中生长,枝条纤细,花朵淡红,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诗人通过“袅袅纤枝淡淡红”的描绘,不仅形象地展现了植物的外貌,更传达了一种柔和、温婉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晓吐芳心零宿露,晚摇娇影媚清风”,则是从时间的维度捕捉木芙蓉的变化。晨曦中,它吐放着花朵的芬芳,与夜间留下的露珠交织;傍晚时分,则在清风中轻轻摇曳,显得格外娇媚。这两句诗既展示了植物随时间变化的生动模样,也反映出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界微妙之处的观察。
“似含情态愁秋雨”一句,则是将木芙蓉比作有情之物,它似乎在秋雨中显得更加忧郁,情感深沉。这不仅是对植物的一种拟人化,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
“暗减馨香借菊丛”这句诗表明,即便是在花香渐减之时,它也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清雅,与周围的菊花相映成趣。这不仅描绘了植物间的和谐共生,也象征着一种淡泊名利、自守清高的情操。
最后两句“默饮数杯应未称,不知歌管与谁同”则是诗人在欣赏美景之余,又转向了个人情感世界。诗人独自品酒,不是为了豪饮作乐,而是对生活中的孤寂和无奈的一种表达。而“不知歌管与谁同”的疑问,更深化了这种内心的孤独和寻求知音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木芙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秋景画卷,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敏感的情怀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