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棒难超无量劫,万钧岂跃不祥金
出处:《觉生寺观永乐大铜钟》
清 · 阮元
永乐洪钟阅古今,虹梁鳌柱屋沈沈。
销兵秦政成余习,忏佛萧梁本疚心。
一棒难超无量劫,万钧岂跃不祥金。
华严轮转熙朝后,始听蒲牢自在音。
销兵秦政成余习,忏佛萧梁本疚心。
一棒难超无量劫,万钧岂跃不祥金。
华严轮转熙朝后,始听蒲牢自在音。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阮元对永乐大铜钟的观感,以历史和佛教意象进行描绘。首句“永乐洪钟阅古今”表达了大铜钟历经岁月沧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接下来,“虹梁鳌柱屋沈沈”描绘了寺庙建筑的宏伟壮观,暗示钟声深沉有力。
“销兵秦政成余习,忏佛萧梁本疚心”通过秦政的兵器销毁和萧梁时期的佛教忏悔,暗指钟声中蕴含着和平与洗涤罪过的意味。诗人认为,即使是一棒之力也无法超越无量劫的业力,而大钟的万钧之重更象征着无法逃避的命运。
“万钧岂跃不祥金”进一步强调钟声的庄重,暗示着它超越世俗的吉祥观念,传达出一种深远的哲理。最后,“华严轮转熙朝后,始听蒲牢自在音”借用《华严经》中的轮回概念,以及“蒲牢”(龙之别名)的典故,表达在新时代的和平盛世,人们得以聆听解脱束缚的自在钟声。
整体上,这首诗以永乐大铜钟为载体,寓言历史变迁、佛教教义和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佛法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