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对溪山方袖手,不堪梅柳已惊春
出处:《黄湾书事时虏人犯淮》
宋 · 曹勋
海边鼓角动星辰,我复驱贫近海滨。
强对溪山方袖手,不堪梅柳已惊春。
新元北客愁边泪,故国西郊日暮尘。
谁与高寒伴幽独,雪声清梦入霜筠。
强对溪山方袖手,不堪梅柳已惊春。
新元北客愁边泪,故国西郊日暮尘。
谁与高寒伴幽独,雪声清梦入霜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鼓角:古代军中乐器,用于发号施令或庆祝胜利。海滨:海边,指靠近海洋的地方。
袖手:比喻置身事外,不参与。
惊春:因春天的到来而感到惊讶,暗示时光流逝。
新元:新的一年。
北客:北方来的客人,可能指诗人自己。
故国:故乡,指诗人的家乡。
霜筠:霜白的竹子,象征坚韧和高洁。
翻译
海边的鼓角声震动了星辰,我又驱赶着贫穷靠近海滨。面对溪水山峦,我却袖手旁观,难以忍受早春的梅柳已带来春意。
新的一年,北方的旅人因愁苦而泪流满面,故乡西郊的日落时分弥漫着尘埃。
在这高寒之地,谁能陪伴我这孤独的人,只有雪声清冷,梦境融入了霜白的竹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海边战事的紧张气氛,鼓角声穿透夜空,星辰为之动荡。诗人自己身处贫困,却毅然奔赴海滨前线。面对溪山美景,他却无暇欣赏,因为春天的到来和梅柳的嫩绿触动了他的忧思。新年的来临让北方的客子在边疆愁绪满怀,泪水涟涟,而故乡西郊的日暮则笼罩在尘埃之中,更添凄凉。
诗人感到孤独,无人能共享这高山严寒的寂寥,只有雪落的声音和霜白的竹林陪伴他的清梦。整首诗情感深沉,既反映了战乱时代的个人命运,也寓含了对家乡和和平的深深怀念。曹勋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经历与国家局势紧密结合,展现了北宋末年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