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叹无儿同伯道,还怜有女胜文姬
出处:《挽袁太玉八律》
明 · 邓云霄
微明梁月晓钟时,展转怀人入梦思。
可叹无儿同伯道,还怜有女胜文姬。
蒹葭倚玉姻情重,蒲柳迎霜暮景悲。
浮世百年谁不死?流传惟藉郭家碑。
可叹无儿同伯道,还怜有女胜文姬。
蒹葭倚玉姻情重,蒲柳迎霜暮景悲。
浮世百年谁不死?流传惟藉郭家碑。
鉴赏
此诗《挽袁太玉八律(其八)》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沉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
首联“微明梁月晓钟时,展转怀人入梦思”,以清晨微明、月色朦胧、晨钟轻响的景象为背景,引出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仿佛在梦中与逝者相遇,情感真挚而深沉。
颔联“可叹无儿同伯道,还怜有女胜文姬”,将诗人对逝者的哀悼与对其子女的赞赏交织在一起。伯道无子,文姬有女,此处以袁太玉无子与文姬有女相对比,表达了对袁太玉未能延续血脉的遗憾,同时也对袁太玉女儿的优秀给予了高度评价。
颈联“蒹葭倚玉姻情重,蒲柳迎霜暮景悲”,运用自然界的意象,以蒹葭与玉、蒲柳与霜的对比,象征着人世间情感的深厚与生命的衰败。蒹葭与玉相依,象征着坚贞不渝的爱情或深厚的友情;蒲柳迎霜,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岁月的无情。
尾联“浮世百年谁不死?流传惟藉郭家碑”,以对生命终将消逝的感慨,引出对逝者事迹与精神的传承。在浩瀚的宇宙中,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但通过后人的纪念与记载,逝者的精神与事迹可以得以流传,如同郭家碑上的文字,成为永恒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的追忆与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