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幽栖地,春风欲暮时
出处:《龙华山寺寓居十首 其五》
宋 · 王之望
海国幽栖地,春风欲暮时。
病忧梅雨逼,贫叹麦秋迟。
并日终无愧,逢年会有期。
饥寒宁苟免,吾道讳磷缁。
病忧梅雨逼,贫叹麦秋迟。
并日终无愧,逢年会有期。
饥寒宁苟免,吾道讳磷缁。
注释
海国:海上的。幽栖地:隐居的地方。
春风:春天的风。
欲暮时:傍晚时分。
病忧:因病而忧虑。
梅雨:江南夏季的连绵阴雨。
逼:逼近。
贫叹:贫困中叹息。
麦秋:麦子成熟的秋季。
并日:艰难度日。
终无愧:始终没有愧疚。
逢年会:期待每年的好转。
宁:宁愿。
苟免:勉强避免。
吾道:我的道路。
讳磷缁:不让自己道德败坏。
翻译
海上的隐居之地,在春日将近的傍晚。疾病让我忧虑,连梅雨季节都似乎逼近了,贫困使我感叹,麦收的时节来得太晚。
虽然生活艰难,每天都要挣扎,但我心中并无愧疚,因为我知道每年都会有希望。
面对饥饿和寒冷,我宁愿坚守原则,我的道路不容玷污。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隐居生活心境的诗歌。开篇“海国幽栖地,春风欲暮时”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深藏于海国之中的静谧所在,以及春天即将过去的时光背景。"幽栖"一词生动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接着“病忧梅雨逼,贫叹麦秋迟”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外界的不顺。"梅雨"常象征着春末夏初的湿润气候,而这里用以形容诗人的病痛和忧愁;"麦秋迟"则是对贫困生活中农时不济的感慨。
在“并日终无愧,逢年会有期”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我安慰的心态。尽管生活充满了苦难和挑战,但只要自己行为无愧于心,那么每一天都是值得的。而"逢年会有期"则给人以未来仍有希望的憧憬。
最后“饥寒宁苟免,吾道讳磷缁”显示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坚持个人信念的重视。即使面对饥饿和寒冷,只要能保持自己的道路不被世俗所羁绊,那么这些苦难也是可以忍受的。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逸生活与外界困扰,表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在、坚持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