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俗依空事梵王,韶颜寂寂度年芳
出处:《同孙季蕃游净居诸庵 其一》
宋 · 刘克庄
舍俗依空事梵王,韶颜寂寂度年芳。
门前草色迷行径,院里花阴接步廊。
弓样展来靴尚窄,黛痕剃出顶应凉。
当时若使窥鸾镜,一步何因出洞房。
门前草色迷行径,院里花阴接步廊。
弓样展来靴尚窄,黛痕剃出顶应凉。
当时若使窥鸾镜,一步何因出洞房。
注释
舍俗:放弃世俗生活。依空:依靠佛法。
事梵王:效仿梵王修行。
韶颜:青春容貌。
寂寂:寂静无声。
迷行径:遮蔽道路。
花阴:花影。
接步廊:延伸至走廊。
弓样:形容弯曲的样子。
靴尚窄:鞋子还显得紧。
黛痕:女子画眉的黛色。
顶应凉:头顶上可能感觉清凉。
窥鸾镜:照镜子。
一步何因:怎么会轻易迈出一步。
洞房:闺房,女子的居所。
翻译
放弃世俗追求,一心向佛如梵王,青春静好,岁月无声流逝。门前青草茂盛,遮掩了道路,院内花影婆娑,延伸至走廊。
弯弓般的鞋子还嫌紧,眉头上的黛色仿佛剃得更显清凉。
如果那时能照见镜子,一步又怎能轻易离开闺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境。
"舍俗依空事梵王,韶颜寂寂度年芳" 表示诗人放弃尘世的纷争,追求一种清净无为的生活状态。"梵王"可能是对佛教修行者的一种尊称,这里象征着超脱红尘的理想境界。
"门前草色迷行径,院里花阴接步廊" 描述了一种幽静的居所,周围被自然景物所包围。"迷行径"和"接步廊"都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喜爱与融入。
"弓样展来靴尚窄,黛痕剃出顶应凉" 中的"弓样展来靴尚窄"可能是形容某种物品或景象,而"黛痕剃出顶应凉"则像是对某种修行或者生活状态的描绘,表现了一种清凉自在。
"当时若使窥鸾镜,一步何因出洞房" 这两句似是在表达一种突然间的醒悟或决心,"窥鸾镜"可能象征着某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而"一步何因出洞房"则是对这种境界的一种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与大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