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柑斗酒听莺兴,应笑山翁倒接䍦
出处:《长安春兴》
明 · 李良柱
自是天边雨露滋,上林种种品题奇。
佳人拾翠朝云合,公子乘黄春槛移。
取醉且须论薏苡,引年何必问松芝。
双柑斗酒听莺兴,应笑山翁倒接䍦。
佳人拾翠朝云合,公子乘黄春槛移。
取醉且须论薏苡,引年何必问松芝。
双柑斗酒听莺兴,应笑山翁倒接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春天的繁华景象与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首联“自是天边雨露滋,上林种种品题奇”以自然界的雨露滋润万物,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同时将长安的皇家园林上林苑比喻为人间仙境,各种珍稀植物品种繁多,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园林的精致。
颔联“佳人拾翠朝云合,公子乘黄春槛移”描绘了一幅春日里佳人与公子游园的情景。佳人们在云雾缭绕中采摘翠绿的植物,公子们则骑着黄马,在春光中缓缓前行,两相对照,既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活力,也体现了男性贵族的闲适与风雅。
颈联“取醉且须论薏苡,引年何必问松芝”转而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薏苡是一种草本植物,这里借指饮酒的乐事;松芝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仙草,象征长寿与成仙。这两句诗意在表明,享受生活、追求内心的满足比追求长生不老更为实际和重要。
尾联“双柑斗酒听莺兴,应笑山翁倒接䍦”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双柑斗酒是指饮酒时品尝柑橘的习俗,听莺则是欣赏黄莺的鸣叫,两者都是春天里常见的乐事。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并以“应笑山翁倒接䍦”一句,以幽默的方式自嘲,暗示自己虽已年迈,但仍能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享受生活中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们在自然美景中寻找精神寄托的雅致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