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时世变,四海生楚氛
出处:《无聊自叙五首》
清 · 洪繻
少年负意气,溺志在诗文。
唾手功名场,谓可张吾军。
长途虽跌踬,怀抱犹凌云。
谁知时世变,四海生楚氛。
波涛鲸鲵声,风异不可闻!兵燹满寰区,世欲诗书焚。
痛愤摧五内,尘思空纷纷。
登高望长安,远海挂斜曛。
唾手功名场,谓可张吾军。
长途虽跌踬,怀抱犹凌云。
谁知时世变,四海生楚氛。
波涛鲸鲵声,风异不可闻!兵燹满寰区,世欲诗书焚。
痛愤摧五内,尘思空纷纷。
登高望长安,远海挂斜曛。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洪繻所作,名为《无聊自叙五首》之其一,通过诗人的情感流露,反映了个人理想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冲突。
首句“少年负意气,溺志在诗文”,描绘了诗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沉浸在文学创作之中,充满理想主义色彩。接着,“唾手功名场,谓可张吾军”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渴望,认为通过文学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影响世界。
然而,“长途虽跌踬,怀抱犹凌云”两句转折,暗示诗人经历了挫折与失败,但内心依然保持高远的理想追求。接下来,“谁知时世变,四海生楚氛”揭示了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动荡不安,暗含对时代变革的无奈与感慨。
“波涛鲸鲵声,风异不可闻”运用比喻手法,将社会动荡比作波涛汹涌的大海,鲸鲵之声象征着社会的混乱与不和谐,强调了外部环境的恶劣。紧接着,“兵燹满寰区,世欲诗书焚”描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社会对知识与文化的破坏,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
最后,“痛愤摧五内,尘思空纷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愤怒,面对社会的种种不公与破坏,感到无力与绝望。“登高望长安,远海挂斜曛”以登高远眺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寻,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妥协。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在动荡时代中个体的挣扎与反思。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