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年仍事役,翻羡白鸥閒
出处:《河桥舟发归途作》
明 · 王鏊
伐鼓侵星发,吴门此日还。
断澌溪涨阔,融雪陇痕斑。
剑井来寒树,铜棺失暮山。
衰年仍事役,翻羡白鸥閒。
断澌溪涨阔,融雪陇痕斑。
剑井来寒树,铜棺失暮山。
衰年仍事役,翻羡白鸥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离别吴门,返回途中所见之景,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首联“伐鼓侵星发,吴门此日还”,以“伐鼓”和“侵星”两个词组,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清晨启程的情景,同时暗示了行程的紧迫与匆忙。接着,“吴门此日还”则点明了目的地,也透露出诗人对归途的期待。
颔联“断澌溪涨阔,融雪陇痕斑”,通过“断澌”、“溪涨”、“融雪”、“陇痕”等意象,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溪流因融雪而涨宽,陇上积雪融化后留下斑驳痕迹,这些景象既展现了季节变换的自然之美,也暗含着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颈联“剑井来寒树,铜棺失暮山”,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融合。剑井与寒树,铜棺与暮山,一静一动,一古一今,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叹。
尾联“衰年仍事役,翻羡白鸥闲”,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在“衰年”之际,面对“事役”的忙碌,诗人不禁羡慕起“白鸥”的悠闲自在。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感慨,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美与人文关怀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反思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