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灯花空送喜,瓶粟不供炊全文

灯花空送喜,瓶粟不供炊

出处:《次西和韵
宋末元初 · 仇远
贫是儒家事,生平畏四知。
灯花空送喜,瓶粟不供炊
湖海心终在,田园计未迟。
愿同华山叟,驴背倒能骑。

拼音版原文

pínshìjiāshìshēngpíngwèizhī

dēnghuākōngsòngpínggòngchuī

hǎixīnzhōngzàitiányuánwèichí

yuàntónghuáshānsǒubèidǎonéng

注释

贫:贫穷。
儒:儒家。
事:品德。
畏:敬畏。
四知:儒家的四种道德准则(知耻、知愧、知报、知止)。
灯花:灯芯结出的花状物,古人认为是吉兆。
空:徒然,白白地。
喜:喜悦。
瓶粟:形容极其贫困,仅有的粮食装在瓶子里。
湖海:泛指广阔的江湖或自由的生活。
心:内心。
田园:乡村田园生活。
计:打算,计划。
迟:晚,不急。
华山叟:华山隐士,代指过着简朴生活的隐居者。
驴背:骑驴出行。
倒能骑:即使年老体衰也能骑驴自如。

翻译

贫穷是儒家所推崇的品德,我一生都敬畏着‘四知’的原则。
灯花虽带来一丝喜悦,但家中粮食匮乏,连做饭都不够。
尽管身处江湖,我的心始终向往着田园生活,现在改变还不算晚。
我希望能像华山隐士那样,即使年迈也能在驴背上自在骑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仇远的作品,题为《次西和韵》。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隐居生活理念与情怀的诗作。

"贫是儒家事,生平畏四知。" 这两句表明了作者对于贫穷的态度,将其视为儒家的常事,并且一生敬畏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即“四知”指的是古代儒者所重视的礼、乐、射、御等四种技能。

"灯花空送喜,瓶粟不供炊。" 作者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即使是微小的快乐(灯花)也不强求,而日常生活中的柴米之需也不过分奢侈。

"湖海心终在,田园计未迟。" 这两句透露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自然中——湖海的广阔与田园的宁静——的向往,并且这种愿望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减少。

"愿同华山叟,驴背倒能骑。"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像传说中的长寿之人华山叟一样,即使年老体衰,也仍旧能够翻身上马,象征着对自由和健康生命状态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知识追求以及自然情怀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