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有真乐,俯仰天地中
出处:《题何同德独善斋》
明 · 邓雅
兼善固所欲,赋命有穷通。
独善匪傲世,舍义将焉从。
侃侃同德父,学积于厥躬。
守已无外慕,养气恒内充。
岩穴托冥栖,幽轩眄筠松。
陶然有真乐,俯仰天地中。
岂徒善一身,庶几厉浇风。
独善匪傲世,舍义将焉从。
侃侃同德父,学积于厥躬。
守已无外慕,养气恒内充。
岩穴托冥栖,幽轩眄筠松。
陶然有真乐,俯仰天地中。
岂徒善一身,庶几厉浇风。
鉴赏
这首明代邓雅的《题何同德独善斋》表达了诗人对兼善与独善两种道德追求的理解和赞赏。首句“兼善固所欲”表明作者认同普遍的善行是理想,但紧接着“赋命有穷通”暗示人生际遇各有高低,这为后文的讨论奠定了基调。
“独善匪傲世”强调了即使在个人修行中保持高尚品德,也不是为了自视甚高,而是坚守道义。诗人接着赞扬何同德如“德父”般积累学问,修身自律,“守已无外慕”,内心充实,不被外界诱惑所动。
“岩穴托冥栖,幽轩眄筠松”描绘了何同德隐居生活的宁静与高洁,以竹子的坚韧象征其品性。最后两句“陶然有真乐,俯仰天地中”表达了他沉浸在自然与道德之中,感受到真正的快乐,这种快乐并非仅限于个人,更希望能激励社会风气。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何同德的独善其身与内外兼修,体现了儒家的道德理想,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于社会风气改善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