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苦千里役,儿荒三月书
出处:《寄怀在伯三首 其二》
宋 · 赵蕃
我苦千里役,儿荒三月书。
役苦殆委顿,书荒廑垦锄。
夜雨倒湖水,春耕竞田庐。
事贵在勇决,尔胡但居诸。
役苦殆委顿,书荒廑垦锄。
夜雨倒湖水,春耕竞田庐。
事贵在勇决,尔胡但居诸。
注释
我:主语,指代诗人自己。苦:辛苦,艰难。
役:劳役,指工作。
儿:指诗人的孩子。
荒:荒废,闲置。
书:学业,读书学习。
殆:几乎,差不多。
垦锄:开垦土地,锄头劳动。
夜雨:夜晚的雨。
竞:争先恐后,忙碌。
事:事情,这里指农事。
贵:重要,看重。
勇决:勇敢而果断。
胡:怎么,为什么。
居:停留,坐等。
翻译
我辛苦地劳作千里,孩子却荒废了三个月的学业。劳役使我疲惫不堪,孩子的学业也荒废得如同荒地等待开垦。
夜晚雨水倒灌湖水,春天的农忙在田间屋舍中展开。
做事贵在果断行动,你怎么能只是坐等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寄怀在伯三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长途劳役的艰辛和对家中农事的忧虑。首句“我苦千里役”直接描述了诗人的辛劳,远行千里执行任务;“儿荒三月书”则暗示家中孩子疏于学习,因为农忙而无暇读书。接下来,“役苦殆委顿”描绘了诗人疲惫不堪的状态,“书荒廑垦锄”则反映了家庭生活的忙碌,连教育都暂时被农事所取代。
“夜雨倒湖水”通过描绘夜晚雨水泛滥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艰难,同时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和农忙的紧迫。“春耕竞田庐”形象地展示了乡亲们争分夺秒进行春耕的繁忙景象。最后两句“事贵在勇决,尔胡但居诸”点明了诗人的观点,认为做事应果断行动,不能只是空想,表达了对家人的鼓励和对实际行动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展现了诗人自身的艰辛,也体现了他对家庭和农事的深深挂念,以及对积极面对生活的坚韧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