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半顷秫,所种不常有
出处:《渊明携酒图》
宋 · 梁栋
渊明无心云,才出便归岫。
东皋半顷秫,所种不常有。
苦恨无酒钱,閒却持杯手。
今朝有一壶,携之访亲友。
惜无好事人,能消几壶酒。
区区谋一醉,岂望名不朽。
閒吟篱下菊,自传门前柳。
试问刘寄奴,还识此人不。
东皋半顷秫,所种不常有。
苦恨无酒钱,閒却持杯手。
今朝有一壶,携之访亲友。
惜无好事人,能消几壶酒。
区区谋一醉,岂望名不朽。
閒吟篱下菊,自传门前柳。
试问刘寄奴,还识此人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无心云:比喻超脱世俗的心境。
归岫:回归山峰。
东皋:东边的高地。
秫:高粱。
苦恨:极度遗憾。
酒钱:买酒的钱。
閒却:空闲,闲置。
今朝:今天。
好事人:知心朋友,知己。
区区:微不足道,谦辞。
谋一醉:寻求片刻的醉意。
篱下菊:象征隐逸生活。
门前柳:象征家园或友人的住所。
刘寄奴:南朝将领,此处可能代指友人。
翻译
陶渊明无意于世俗,刚离开就回到山中他在东边的田地种了少许高粱,但并不总能丰收
他痛苦地遗憾没有酒钱,空闲的手无法持杯饮酒
今天倒有一壶酒,他打算带着去拜访亲朋好友
可惜没有知音之人,能陪他喝掉多少壶酒
他只想借此一醉,从不期望名声永垂不朽
他在篱笆下吟诗,看着门前的柳树自语
他想问问刘寄奴,是否还记得这样的自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梁栋以陶渊明为灵感,通过描绘自己像渊明一样无意于世俗功名,只愿在田园生活中寻求简单快乐的情景。他提到自己种植秫米,虽常有不足,但更遗憾的是没有足够的酒钱,只能空闲着双手。今日有幸得到一壶美酒,他打算带着去拜访亲朋好友,然而遗憾的是没有真正懂得欣赏的人能与他共饮。
诗人感叹,他的饮酒之乐并非追求名声不朽,而是单纯为了寻求片刻的欢愉。他在篱笆下吟咏菊花,门前的柳树似乎也在无声地传达他的闲适生活。最后,他以询问刘寄奴的方式,表达对知音的渴望,想知道是否有人能理解他这份淡泊而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己的期待,具有浓厚的田园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