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臣本自系安危,贱妾何能作祸基
出处:《宰嚭》
宋 · 王安石
谋臣本自系安危,贱妾何能作祸基。
但愿君王诛宰嚭,不愁宫里有西施。
但愿君王诛宰嚭,不愁宫里有西施。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谋臣:指有智谋的大臣,对国家政局有重大影响的人。系:关联,影响。
贱妾:对自己谦称,地位低下的女子。
祸基:灾祸的源头。
君王:古代对帝王的尊称。
诛:惩罚,处死。
宰嚭:吴国的大臣,因进谗言导致越国被灭。
西施:古代美女,此处比喻引起纷争的人物。
翻译
谋臣原本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卑微的我怎会成为祸端的根源。只希望君主能惩处那些挑拨离间的大臣,不必担心宫廷中会有像西施那样的美女引发纷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反映了他对宫廷生活和政治现实的深刻洞察。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简洁明快,语言锋利,充满了强烈的情感色彩。
诗中的“谋臣本自系安危”一句,直指朝中重臣应担起国家安危的责任,而非一般人所能承担。紧接着,“贱妾何能作祸基”表达了对宠爱后宫妃子的不满和批判,因为在古代社会,后宫有时会干预国政,造成朝政混乱。
最后两句“但愿君王诛宰嚭,不愁宫里有西施”,则是直接点名宦官宰嚭,并表达了对其不满的强烈情感。这里的“西施”并非指历史上的美女,而是用来比喻那些影响国政、诱惑君主的女性形象。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对朝廷内乱深恶痛绝之心态,希望君王能够果断处置宦官,以清除宫廷中的不正之风。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切,以及对权力滥用和后宫干政的强烈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