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殊分化迹,石跪逊人工
明 · 王世贞
绝磴盘天界,方台枕法宫。
白龙衡划堑,丹鹫远排空。
宝树青冥底,金茎紫气中。
曼殊分化迹,石跪逊人工。
岭似高低鸑,城疑断续虹。
一依文佛日,四起大王风。
目极神从爽,心清境自同。
诸贤今鲍谢,能益帝都雄。
白龙衡划堑,丹鹫远排空。
宝树青冥底,金茎紫气中。
曼殊分化迹,石跪逊人工。
岭似高低鸑,城疑断续虹。
一依文佛日,四起大王风。
目极神从爽,心清境自同。
诸贤今鲍谢,能益帝都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登临清凉台的壮丽景象与深邃意境。诗人以“绝磴盘天界,方台枕法宫”开篇,将清凉台置于天际,仿佛与佛国相通,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白龙衡划堑,丹鹫远排空”,通过白龙与丹鹫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清凉台的神秘与高远。
“宝树青冥底,金茎紫气中”两句,以宝树和金茎象征清凉台的神圣与辉煌,同时借助“青冥”、“紫气”等意象,展现了清凉台所在环境的幽静与祥瑞。接下来,“曼殊分化迹,石跪逊人工”则通过曼殊与石跪的描写,表达了对清凉台独特建筑风格的赞叹,以及对人工巧夺天工的感慨。
“岭似高低鸑,城疑断续虹”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岭比作高低飞翔的鸑,将城墙比作断续的彩虹,生动地描绘了清凉台周围自然景观的壮美。最后,“一依文佛日,四起大王风”两句,既体现了清凉台与佛教文化的深厚联系,也暗示了其在文化上的重要地位。
“目极神从爽,心清境自同”表达了诗人登临清凉台后的内心感受,即视野开阔带来精神的愉悦,心境纯净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最后,“诸贤今鲍谢,能益帝都雄”则以历史人物鲍谢为例,强调了清凉台对于提升都城文化影响力的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凉台及其周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