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慰书香不断传,归来先咏采芹篇
狼烟以后千馀里,鸡曙从前二十年。
漫道青衿同拾芥,敢将晚岁废良田。
淹留独笑小痴叔,犹住江南黄叶天。
鉴赏
这首诗《得乐斋补弟子员信诗以复之》由清代诗人许传霈所作,通过文字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富含哲理的情感。诗中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的感慨,也有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思考。
首联“差慰书香不断传,归来先咏采芹篇”,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对知识和文化的传承。诗人以“书香”象征着知识与文化,表达出对这一传统价值的珍视与传承的决心。“归来先咏采芹篇”则暗示了诗人归家后,首先吟诵的是关于采集芹菜的篇章,这不仅是一种文学上的习惯,更可能寓含着对生活琐事的热爱与关注,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体悟。
颔联“狼烟以后千馀里,鸡曙从前二十年”,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时间的跨度与空间的距离。前一句“狼烟”常用来形容战争或紧急情况,这里可能象征着历史的动荡与变迁;后一句“鸡曙”则代表黎明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这两句通过时空的转换,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历程中变化与不变的思考。
颈联“漫道青衿同拾芥,敢将晚岁废良田”,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与价值的探讨。青衿是古代学子的服饰,此处借指学生或学者。诗人在此提出疑问,是否所有的学生都应像拾芥一样追求微小的利益?同时,诗人又表明自己不会在晚年放弃耕耘,即不会因为年老而停止追求知识与智慧的积累,体现了对学习与成长的坚持。
尾联“淹留独笑小痴叔,犹住江南黄叶天”,以自嘲的方式结束全诗,形象地描绘了一位独自留在江南、面对黄叶飘落的场景中的诗人形象。这里的“小痴叔”可能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戏谑称呼,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同时,“犹住江南黄叶天”也暗示了诗人对江南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对时间与空间的感悟、以及对个人成长与追求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内涵与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