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野客蒙诗赠,殊恩欲报难全文

野客蒙诗赠,殊恩欲报难

出处:《酬晋侍御见寄
唐 · 李端
野客蒙诗赠,殊恩欲报难
本求文举识,不在子真官。
细雨双林暮,重阳九日寒。
贫斋一丛菊,愿与上宾看。

拼音版原文

méngshīzèngshūēnbàonán
běnqiúwénshízàizhēnguān

shuānglínzhòngyángjiǔhán
pínzhāicóngyuànshàngbīnkàn

注释

野客:乡村客人。
蒙:接受。
殊恩:深厚的恩情。
文举:指东汉名士孔融,以其才识著称。
子真:古人名,这里可能代指一般的官职。
细雨:小雨。
双林:两旁的树林。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传统节日。
贫斋:简陋的书斋。
上宾:尊贵的宾客。

翻译

一位乡村客人赠送我诗歌,深厚的恩情想要报答却困难重重。
我原本寻求的是像文举那样的才识,而不是子真的官位。
傍晚时分,细雨落在两旁的树林,重阳节的九月格外寒冷。
在简陋的书斋中,我有一丛菊花,希望能与尊贵的宾客一同欣赏。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所作,名为《酬晋侍御见寄》。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客游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

“野客蒙诗赠,殊恩欲报难。”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旅居在外的客人,收到了朋友赠送的诗篇,这份珍贵的情谊让他感到无比的感激,并希望能够有所回报,但又觉得困难重重。这里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情谊和互相唱和的习俗,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友情的渴望。

“本求文举识,不在子真官。” 这两句表达的是诗人对于功名利禄并非真正追求,而是希望通过文学艺术来提升自己的声誉和地位,超越那些徒有虚名之辈。这里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个人修养与社会地位的追求。

“细雨双林暮,重阳九日寒。”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景图:细雨中树木被湿润,夕阳西下时分外显得更加清凉。这里通过自然景物,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凄清与孤寂。

“贫斋一丛菊,愿与上宾看。”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虽然贫困,但在简陋的书房中依然有几朵菊花陪伴。诗人希望能够和远方的朋友一起赏析这些简单而美好的景致。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是对友情深厚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客游之感、对文名的追求以及对朋友的情谊。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对于清贫生活的接受与乐趣,以及他们在精神层面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