髫龀曾读藏园诗,拍手惊奇心欲飞
出处:《题李牧臣孝廉五少游庐图即送其下第南归》
清 · 陈兰瑞
昨梦骑鹤凌天风,翠壁丹崖逞千变。
醒来身又落尘寰,浮岚埽出庐山面。
髫龀曾读藏园诗,拍手惊奇心欲飞。
年来复诵妇翁作,无恙溪山俨如昨。
新诗摹写愈幽奇,不独攀跻健腰脚。
吁嗟乎!陶谢李苏不复生,浮云飞瀑难为情。
李君重来继吴蒋,脚踏芙蓉七千丈。
或奔幽谷到马尾,或上危崖入龙荡。
或卧醉石呼同游,或觅残碑成独往。
三石梁边三叠泉,五老峰头五少年。
尺吴寸楚眉睫前,功名富贵如春烟。
既不能坐我以天池寺侧、佛手崖边,又不能招我以观中之白鹤,赠我以谷底之青莲。
使我尘抱顿释沈疴蠲,示我惊人之奇句,引我乡思徒茫然。
君本仙才今暂谪,清福平生非易得。
但令著述有名山,人海何须计通塞。
愿君珍重少年身,雨笠烟筇了夙因。
莫教白发成衰懒,笑杀青松社里人。
醒来身又落尘寰,浮岚埽出庐山面。
髫龀曾读藏园诗,拍手惊奇心欲飞。
年来复诵妇翁作,无恙溪山俨如昨。
新诗摹写愈幽奇,不独攀跻健腰脚。
吁嗟乎!陶谢李苏不复生,浮云飞瀑难为情。
李君重来继吴蒋,脚踏芙蓉七千丈。
或奔幽谷到马尾,或上危崖入龙荡。
或卧醉石呼同游,或觅残碑成独往。
三石梁边三叠泉,五老峰头五少年。
尺吴寸楚眉睫前,功名富贵如春烟。
既不能坐我以天池寺侧、佛手崖边,又不能招我以观中之白鹤,赠我以谷底之青莲。
使我尘抱顿释沈疴蠲,示我惊人之奇句,引我乡思徒茫然。
君本仙才今暂谪,清福平生非易得。
但令著述有名山,人海何须计通塞。
愿君珍重少年身,雨笠烟筇了夙因。
莫教白发成衰懒,笑杀青松社里人。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兰瑞的《题李牧臣孝廉五少游庐图即送其下第南归》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庐山游历画面。诗人通过梦境中的骑鹤翱翔,展现出庐山翠壁丹崖的奇幻变化,与现实中的落尘人间形成对比。他回忆起童年时读过的藏园诗,对庐山美景充满向往。诗中赞美了李牧臣的游历活动,称其如陶渊明、谢灵运等人般热爱自然,即使面临挫折,也能在山水间寻得乐趣。
诗人感叹,虽然这些古人已逝,但李牧臣的归来和他对庐山的探索,如同瀑布飞流,令人惊叹。他在庐山的壮丽景色中留下足迹,无论是深谷、险崖,还是静谧的石梁、峰顶,都留下了青春的印记。诗人羡慕李牧臣能将美景尽收眼底,却遗憾自己无法一同分享,只能通过诗句寄托对庐山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祝福。
最后,诗人鼓励李牧臣珍惜青春时光,不要让岁月消磨锐气,希望他能继续创作,留下传世之作,不必过于在意世俗的功名利禄。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热爱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