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是会心人,琴理宛可究
出处:《弹琴流水上》
清 · 牛焘
弹琴流水上,水响忽停琴。
琴水□□□,各具太古音。
琴中可绘水,况在水之浔。
泉籁本天籁,况乃入琴心。
此时群动息,满座气萧森。
清商暗转弦,操我三峡吟。
风雨来飘爽,哀湍泻长林。
对景三往复,馀响答寒溜。
孰是会心人,琴理宛可究。
此境最移情,何如海上奏。
琴水□□□,各具太古音。
琴中可绘水,况在水之浔。
泉籁本天籁,况乃入琴心。
此时群动息,满座气萧森。
清商暗转弦,操我三峡吟。
风雨来飘爽,哀湍泻长林。
对景三往复,馀响答寒溜。
孰是会心人,琴理宛可究。
此境最移情,何如海上奏。
鉴赏
这首诗《弹琴流水上》由清代诗人牛焘所作,描绘了在水边弹琴时的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融的美妙场景。
诗中以“弹琴流水上”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在潺潺流水旁弹奏古琴的画面。接着,“水响忽停琴”,琴声与水声相呼应,又各自独立,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意境。“琴水□□□,各具太古音”,琴声与水声仿佛各自蕴含着远古的韵味,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和谐之美。
“琴中可绘水,况在水之浔”,进一步强调了琴声与水声之间的紧密联系,如同画家在画布上描绘水流一般,琴声在水边回荡,两者相得益彰。接下来,“泉籁本天籁,况乃入琴心”,将自然界的声响比作天籁之音,指出琴声正是对自然之声的深刻感悟和艺术再现。
“此时群动息,满座气萧森”,描绘了在琴声与水声的交融下,周围的一切都仿佛静止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肃穆而宁静的气息。随后,“清商暗转弦,操我三峡吟”,琴声在清幽的环境中悄然变化,诗人以三峡的壮丽景象为灵感,创作出了一曲激昂的乐章。
“风雨来飘爽,哀湍泻长林”,通过风雨与流水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琴声与自然界的共鸣。最后,“对景三往复,馀响答寒溜”,诗人面对眼前的景色反复弹奏,琴声与寒流的回响相互应和,营造出一种深远而悠长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弹琴与流水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以及音乐艺术对人心灵的深刻影响。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艺术创造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学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