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水归心切,渔衣负绿蓑
出处:《和元汝功登城有感》
宋 · 郭印
荒城缘蔓草,峭壁累咸鹾。
山木秋尤少,江云晚更多。
寺乌千点集,塞雁一声过。
锦水归心切,渔衣负绿蓑。
山木秋尤少,江云晚更多。
寺乌千点集,塞雁一声过。
锦水归心切,渔衣负绿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荒城:废弃的城市。缘:因为。
蔓草:蔓延生长的野草。
峭壁:陡峭的山崖。
累:堆积。
咸鹾:盐碱。
山木:山上的树木。
秋:秋天。
尤:尤其。
少:稀疏。
江云:江面上的云雾。
寺乌:寺庙中的乌鸦。
千点集:成千点聚集。
塞雁:塞外的大雁。
过:飞过。
锦水:美丽的河流(可能指特定的河)。
归心切:归乡之心急切。
渔衣:捕鱼人的衣服。
负:背着。
绿蓑:绿色的蓑衣。
翻译
荒废的城池边蔓草丛生,陡峭的崖壁上堆积着盐碱。秋天的山林尤其显得稀疏,傍晚的江面云雾更浓重。
寺庙中的乌鸦成千点聚集,塞外的大雁只传来一声哀鸣。
我心急切地想要回到锦水之畔,身穿绿色蓑衣准备捕鱼归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静谧的边城景象。"荒城缘蔓草",展现出城墙四周蔓草丛生,显出城市的荒废与寂寥;"峭壁累咸鹾",则描绘了陡峭崖壁上堆积的盐碱,暗示了环境的艰苦。秋天本是丰收季节,但"山木秋尤少",可见此处山林稀疏,自然条件恶劣。
"江云晚更多",傍晚时分,江面上的云雾更显得浓厚,增添了画面的苍茫之感。"寺乌千点集",乌鸦聚集在寺庙周围,增添了孤独与历史的痕迹;"塞雁一声过",孤雁的哀鸣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锦水归心切,渔衣负绿蓑",诗人借锦水和渔夫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宋人边塞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