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水静绿,飞丹夜红
出处:《题李伯时三教图卷 其二》
宋 · 李纲
丈人之德,藐焉犹龙。
吐纳新故,婴儿在中。
鼎水静绿,飞丹夜红。
大德不德,河上遗踪。
吐纳新故,婴儿在中。
鼎水静绿,飞丹夜红。
大德不德,河上遗踪。
鉴赏
此诗描绘了李纲对李伯时所绘《三教图卷》第二幅作品的赞赏。诗中以“丈人之德,藐焉犹龙”开篇,将高人的品德比作隐秘而强大的龙,形象地表达了对道德高尚者的尊敬与仰慕。
“吐纳新故,婴儿在中”,描述了高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智慧,如同新生婴儿般纯洁无瑕,却蕴含着深邃的思考与洞察力。这种对比,既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也暗示了智慧的深沉与不凡。
“鼎水静绿,飞丹夜红”,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高人品德的超凡脱俗。静绿的水与夜空中的红丹,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更寓意着高人品德的纯净与光辉,即使在黑夜中也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最后,“大德不德,河上遗踪”则点明了真正的伟大并不在于外在的显赫或张扬,而是在于内在的修为与德行。这句话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个人品格塑造的深远影响。同时,也暗含了对李伯时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道德精神的认同与赞美,认为其作品如同河上的足迹,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价值永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德高尚者的赞美与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与艺术境界的高度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