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多从危世见,山林盍有好诗留
宋 · 陈著
忆昨追随太史游,欠招吟脚共评秋。
自怜蒲柳难禁老,君向桑榆尽可收。
人物多从危世见,山林盍有好诗留。
和篇忽转云南去,便当同行云上头。
自怜蒲柳难禁老,君向桑榆尽可收。
人物多从危世见,山林盍有好诗留。
和篇忽转云南去,便当同行云上头。
注释
忆昨:回忆起。追随:跟随。
太史:古代官职,这里指有学问的人。
欠招:未能邀请。
吟脚:吟诗作对。
评秋:评论秋天景色。
自怜:自我怜惜。
蒲柳:比喻体弱易老。
禁老:抵挡衰老。
君:你。
桑榆:比喻晚年。
人物:人们。
危世:动荡不安的时代。
山林:自然环境,隐居之处。
盍:何不。
好诗:优美的诗篇。
和篇:应和的诗篇。
忽转:突然转向。
云南:地名,古代行政区划。
同行云上:像云一样自由飞翔。
翻译
回忆起昨天跟随太史游览,未能一同吟咏赏秋色。感叹自己如蒲柳般易老,而你却正值壮年,未来还有大好时光。
在动荡的时代里,人们多能展现出英雄本色,山林间也应留下佳作以流传。
你的诗篇忽然转向云南,那就如同与我一起翱翔在云端之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黄子羽山长未能一同登山游览的遗憾,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老去的感慨。首联回忆与友人昔日的游历,遗憾未能共同赏秋。颔联以“蒲柳”自比,暗示自己年华易逝,而对方则在晚年仍有收获。颈联借历史人物在乱世中显现英雄本色,提出为何不能在山林间留下佳作。尾联以幽默的方式回应,说若友人要去云南,他愿随风相随,意境生动,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