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飘零节候惊黄叶,浩荡烟波想白鸥全文

飘零节候惊黄叶,浩荡烟波想白鸥

出处:《送正观
清 · 方觐
三年不见故山秋,一枕西风万里愁。
已识关中迁大姓,谁知天际有归舟。
飘零节候惊黄叶,浩荡烟波想白鸥
行到江南堪下泪,暮云衰草满汀洲。

鉴赏

这首诗《送正观》由清代诗人方觐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首联“三年不见故山秋,一枕西风万里愁”,开篇即以“三年”与“一枕”对比,强调了时间之长与离别之苦。秋日的山峦与西风中的愁绪交织,营造出一种浓郁的离别氛围。诗人仿佛在梦中,被西风唤醒,感受到万里之外的愁绪,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展现出强烈的主观感受。

颔联“已识关中迁大姓,谁知天际有归舟”,转而探讨人世间的变迁与命运。通过“关中迁大姓”的描述,暗示了历史的更迭与家族的迁移,而“谁知天际有归舟”则表达了对远方归来的期待与向往,同时也暗含着对未知命运的不确定感。

颈联“飘零节候惊黄叶,浩荡烟波想白鸥”,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黄叶飘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浩荡的烟波与想象中的白鸥,则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尾联“行到江南堪下泪,暮云衰草满汀洲”,收束全诗,点明了离别的地点与情感的高潮。江南之地,本是充满诗意与美的地方,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泪水流淌的地方。暮云、衰草、满汀洲的景象,不仅渲染了离别的哀愁,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舍。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离别、变迁与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