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纶六合普,岂大色与声
出处:《慎言》
明 · 庞嵩
天地本无言,万物自化生。
美利利天下,保合归鸿冥。
弥纶六合普,岂大色与声。
造化吾具足,空虚亦何名。
所以圣门学,默识阐其精。
赐也匪不敏,性道晚斯聆。
如愚有颜子,斋心顿忘情。
圣衷念念契,万祀师其贞。
多言每多蔽,常晦始常明。
戒哉慎尔言,毋徒发盈庭。
美利利天下,保合归鸿冥。
弥纶六合普,岂大色与声。
造化吾具足,空虚亦何名。
所以圣门学,默识阐其精。
赐也匪不敏,性道晚斯聆。
如愚有颜子,斋心顿忘情。
圣衷念念契,万祀师其贞。
多言每多蔽,常晦始常明。
戒哉慎尔言,毋徒发盈庭。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庞嵩的《慎言》以简洁的诗句揭示了宇宙自然的哲学观和道德警示。诗的前两句“天地本无言,万物自化生”强调了天地的沉默与自然的生生不息,暗示了道法自然的古老智慧。接着,“美利利天下,保合归鸿冥”表达了对和谐与平衡的追求,以及万物回归自然的状态。
诗中“弥纶六合普,岂大色与声”进一步阐述了宇宙的广大无边,超越了视觉和听觉的局限。诗人认为,真正的“造化”是内在的,无需外在的赞誉或声音来定义,这与儒家的内省和默识体悟相契合。“所以圣门学,默识阐其精”点明了圣人之道在于内心的洞察和实践。
接下来,诗人提到弟子颜回的谦逊品质,他通过“如愚有颜子,斋心顿忘情”表达出学习圣人之道需要去除杂念,保持纯净之心。最后,“圣衷念念契,万祀师其贞”强调了圣人的恒久典范,告诫人们言语应谨慎,以免被过多的言辞所遮蔽,即“多言每多蔽,常晦始常明”。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教于诗,以自然之理和圣人之德为背景,倡导了慎言、内省和谦逊的生活态度。